幸福大讲堂第七讲:欲望是幸福的双刃剑

按住此条可拖动

财经 - 热门视频

正在加载...请稍等~

视频信息

0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9日14:40 来源:新浪财经

简介:

  新浪幸福大讲堂系列:

  幸福大讲堂第一讲:幸福是什么(上)

  幸福大讲堂第一讲:幸福为何千差万别(下)

  幸福大讲堂第二讲:幸福如何规划(上)

  幸福大讲堂第二讲:幸福需要规划(下)

  幸福大讲堂第三讲:创造学业工作事业幸福

  幸福大讲堂第四讲:创造爱情婚姻家庭幸福(上)

   幸福大讲堂第四讲:创造爱情婚姻家庭幸福(下)

  幸福大讲堂第五讲:大龄的幸福

  幸福大讲堂第六讲:幸福和幸福感

  幸福大讲堂第七讲:欲望是幸福的双刃剑

  幸福大讲堂第八讲:烦恼与幸福

  幸福大讲堂第九讲:享受幸福

  图书推荐:幸福中国人

  第七讲  欲望是幸福的双刃剑

  第一节  欲望的基础是需要

  8-1-1 人活着就有需要

  死人没有需要,墓地不是死人的需要,是活人附加给死人的。有人惊呼死人将会占据活人的土地,坟地将占去农田,冥穴将铺天盖地,这些都不是死人的错,不是死人的需要,都是活人加给死人的厚礼,死人也看不到,倒是显摆着给活人看。

  只有活人才有需要,因此需要不是主观的东西,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你只能需要,必须需要,不得不需要,否则你就别想活。这样说来,需要就是人的生存赖以实现的一切必要条件,没有这些条件,人就不能继续生存。

  因为人的生存,在时空中表现为历史过程,而历史又是发展变化的,因此人的需要必然也是发展变化的。远古的人类,生存需要猎取动物,现在的人类,生存就不需要猎取动物,但生存需要获取食物,这还是一样的,人类再发展,也不可能喝西北风就活着。

  有人说可以喝西北风就活着,于是练气功纷纷说自己达到了“辟谷”的程度,可以不吃不喝了。不吃不喝无非是消耗体内已经有的吃喝,就是能量储备。能量储备用完了,还不吃不喝,那就只有涅槃了。高僧大德之人,躲进山洞,不吃不喝,一样不能活太久,圆寂了事。

  8-1-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不一定正确

  人活着就有人的需要,这不是马斯洛的发明,马克思早就发现并指出,人必须首先生产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历史的开始。没有生产物质生活条件,人类就全部饿死,哪里还有什么历史。

  马斯洛的发明,是指出人的需要是有高低层次的,由低到高,像个金字塔。人首先需要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资料,食物、水、营养物质等;其次人需要繁衍,不繁衍,人一样不能继续存在;再次人需要社会交往,没有社会交往,一个人不可能独立生存;第四人需要爱,没有爱的感情,人的情感动力就枯竭了,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最后人需要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也就是他的人生价值,这是他最高的自我确认。

  关于人的需要理论,还有许多不同观点,因为不是本讲要讨论的重点,这里就从略了。有人批评马斯洛,说他对需要的划分,还是个粗线条,还有许多遗漏等等。这种批评有一定道理,但没有打在点子上。关键的问题是:人的需要真有高低之分吗?真的像金字塔,从低到高分布吗?

  中国古代,也有“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的说法,这能印证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吗?能说明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必然性吗?不一定。

  8-1-3 需要是个链条,没有高低之分

  人的需要,更像一个链条,环环相扣,没有高低之分。如果没有食物,人马上就要饿死,人还有那更高层次的需要吗?食物成了最高的需要,是生命存在最需要的本钱。

  如果需要是个从低到高的金字塔,为什么有人并不从金字塔底部登上顶部呢?比如一个人食物的需要已经满足了,繁衍后代的需要也满足了,他却并不往上需要了,而是在底层的需要中吃啊,喝啊,生啊,享受他的人生,并认为这就是他的人生价值。他没犯罪,甚至也不缺德,更高的需要“于我如浮云”,这更高的需要是不是并不高,只是需要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而已,他在食物的需要中,已经获得了所谓自我价值认知的需要,这有什么不可以吗?

  “这个人一生就是好吃!”食物是他的需要,要想活着,必须吃食物;吃食物让他活下来了,把食物做得好吃,吃香喝辣,成了他的人生追求,自我价值的体现。

  人的需要是人生存与发展的资源链条,并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按高低区分的必要。高也好,低也罢,只要活着,你就都需要,少一个也不行。没有吃喝不行,没有尊严也不行。吃喝高,还是尊严高?如果吃喝高于尊严,为什么有人为了尊严拒绝吃喝?如果尊严高于吃喝,为什么有些人放下尊严只顾吃喝?“嗟来之食不可食”,饿得要死了,吃喝应该最重要了,应该是需要的最高层次,为什么却“不可食”呢?因为要尊严,尊严比吃喝又重要了。

  这些颠来倒去的关系,足以证明,区分需要的高低层次,是不正确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人的需要是个链条,只要是需要,都会在链条上显示为某一个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断裂,都足以影响一个人的生存。

  “死节”者,就是为气节而死,气节就是需要链条上的一环,没有气节,存在都没有了意义,于是就为气节而死了。精神厌食而死者,认为吃饭失去美丽,为了美丽,看到饭就厌倦,于是饿死了。哪个环节断裂,都足以破坏整个需要链条,人的生命随之消失。

  8-1-4 需要的一致性是枚硬币

  只要是人,不管国籍、种族、民族、肤色、语言、古今、男女、老少、贵贱等等,他们活下去的需要,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不一样的地方。

  中国人需要食物,美国人一样需要食物;汉族人需要繁衍,少数民族也需要繁衍;黑人需要安全,白人也需要安全等等。殖民者认为被殖民者不需要尊严,奴隶就是牛马。奴隶起义了,他们一样需要尊严,他们不甘像牛马一样生活。牛马就不会起义,追求人类那样的生活。

  人类需要的一致性,是人类合作的基础,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合作的基础。如果他们的需要不一样,就不可能有一样的动机去完成合作。你需要食物,我也需要食物,好,我们联起手来,一起耕种,一起收获,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

  也正是因为需要的一致性,人在合作中总是面临着争夺,这几乎和人类的合作一样古老。实际上,人类到了50万年前基本上散布在地球一切适宜生存的地方,其原因不是来自合作,而是来自战争。战争使失败者只能选择迁徙,于是全球到处都是战败迁徙的人群。

  需要的一致性带来人类紧密的合作,同时带来火热的争夺与战争,合作与战争就这样成了人类需要一致性这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正面是合作,反面是争夺,争夺失控,就是战争。

  8-1-5 人的需要成了人权

  人为了活着,为了继续活着,需要物质生活资料,就是食物、水、房屋、衣服、被褥、家具、生产工具等等;需要生育,包括爱情、婚姻关系、孕育生产、抚养条件、家庭成员、亲情照顾等等;需要社会生活,包括工作、收入、资源分配、消费品生产与供应,社会制度管理、法律保护、人身安全、道德环境、文化传承等等。需要精神生活,包括教育、阅读、学习、艺术、修养、消遣等等,需要自由、平等、公平的社会政治环境。

  林林总总,在文明的今天,人的需要以全人类共同法律的形式,呈现出来了,这就是世界人权法律,人的需要,成了人权,成了你、我、他的权利,成了受法律保护的人的权利。这是人的尊严,人道的光辉,是文明皇冠上真正的明珠。

  住房是人权,只要是人,他就有权利需要住房,他就有权利获得社会给他的住房安排。没有住房,不是他的错,是社会的错,是社会管理机关的错。保障性住房、政府廉租房等等保证每一个人都有住房的措施,就是建立在人权理念上的措施,建立在人的需要理论上的措施,这不需要拔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住房当做人权。当然,满足了这项人权要求的国家,并不是很多,可喜的是我们的社会正在满足“居者有其屋”的人的需要。

  第二节  需要、想要和欲望

  8-2-1 需要在头脑中的反映,就是想要

  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你想也好不想也好,需要都存在。比如饥饿的时候,你需要食物,但你没有食物,只能扛着,或者讲笑话忘记了饥饿。忘记饥饿不等于食物需要就消失了,你仍然需要食物,笑话讲完,你可能就支持不住了。

  除了傻子,正常人都知道自己有需要,知道自己需要食物、水分、住房、安全、爱情、婚姻等等。因为人的大脑有认识功能,能把客观的需要反映到大脑中,形成主观上的“想要”。比如“我想要结婚”,这就是客观的爱情需要,反映到头脑中,形成主观认识,爱情需要变成了“想要结婚”。

  想要是对需要的反映,既然是反映,就有正确反映和错误反映之分。需要永远是客观的,正确的,一个人需要住房,谁能说是错误的?他需要爱情,你能说他就是流氓吗?我需要安全,你能说我有病吗?需要不会有错,实实在在,永远正确。活着,就有活着的需要。

  想要是对需要的主观反映,反映对了,那是真理;反映错了,那是谬误。也就是说,想要可能是真理,也可能是谬误。比如我饿了,需要食物,但我可能想要肉食,也可能想要杂食,还可能想要喝饮料。需要就一个,想要一大堆。人并不总能正确地反映需要,或者说,人的想要,经常偏离需要的轨道。

  一个人需要休息,他可能想要睡觉,也可能想要喝醉,还可能想要毒品麻醉;一个吸毒的人,他需要健康,却想要毒品;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他需要了解性知识,却可能想要看黄片;一个家庭主妇,她需要安宁的生活,却可能想要发横财;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人,他需要确定自己的社会身份,但他可能想要更加显贵的地位,等等。

  当然,想要正确地反映了需要,这样的事情还是普遍存在的,否则我们无法生存。正确地反映了需要的想要,就是科学的生活。科学已经不是科学家的事情,而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伴侣。违反科学,无法生存。

  8-2-2 想要的心理情感,就是欲望

  想要是认识论范畴的概念,是大脑对需要的反映,有真理、谬误之分。但想要并不仅仅停留在认识论范围,它努力寻找完成想要的心理动力,于是也就找到了这个动力——欲望。

  欲望是一种心理情感,是心理动力,是由想要的意识引发的。一个人不想要某种东西,他就不可能拥有对那种东西的欲望。你吃饱了不想要再吃了,山珍海味摆在那里,你还有吃的欲望吗?一个人需要爱情,想要谈恋爱,他渴望结交女朋友的欲望就非常强烈。还是这个人,他需要爱情,却想要自我折磨,他的欲望可能就不会在结交女朋友上,可能会在暗恋、偷窥等等上面。

  显而易见,欲望不是认识论范畴的概念,因此没有正确、错误之分;欲望也不是伦理学范畴的概念,因此没有好、坏之分。欲望只是心理学范畴的概念,表示心理情感力,是一种心理上的推动力。我们说这个人情感力很强大,就是说他的欲望很强烈。欲望不强烈,心理驱动力也就衰弱下去了。

  “他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就是说他有强烈的心理驱动力,推动他奔向成功。欲望可以推动人取得成功,也可以推动人走向失败。但成功与失败,功劳与罪过都不是欲望,而是符不符合科学,符不符合道德的问题,欲望仅仅是心理动力而已。

  8-2-3 欲望的嚼子

  欲望的价值,就在于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心理驱动力,没有欲望这个心理驱动力,人什么事情也别想干成。

  我们说一个人做事很顽强,“他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力量”,这股力量,就是他的欲望,这样的欲望推动他克服千难万险,完成工作。这就是欲望的价值。没有这样的欲望,他可能早就回家睡大觉去了。

  欲望作为一种心理动力,它本身没有方向感,是一种“盲力”,就像一个大力士,本身力量很大,但不知道怎样使用他的力量,所谓“鲁莽”之人,让他打人他就打人,让他架桥他就架桥。欲望就是这样一位大力士,鲁莽得很,没有方向感,很容易盲动、冲动,像野马,要驯服,带上马嚼子。

  欲望的嚼子就是科学知识和道德规范、伦理要求。一个人要有内化于心的道德、伦理规范,为人处事要符合道德伦理,符合法律制度,同时还要有必要的科学知识。在这个范围内,释放欲望的动力,让欲望推动人取得积极成果,而不至于推动人走向灾难。

  8-2-4 欲望的不白之冤

  但欲望长期承担着不白之冤。“欲望是万恶之源”,好家伙,欲望应该死无葬身之地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万恶”确实是欲望推动而成的,所以欲望就成了“万恶”背后的黑手。

  一个杀人犯,也是妈妈生的,我们能说妈妈也是罪犯吗?水利发电靠的是水的力量,冲毁农田,靠的也是水的力量,如何理解水的力量呢?水的力量本身,有好坏之分吗?欲望就好比水的力量,它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冲毁农田,发力的环境、对象不同而已。欲望可以办好事,也可以办坏事,发力的环境、对象不同,作用的结果完全不同,但欲望本身不过是一种心理力量而已。

  为善的人,没有为善的欲望吗?如果他没有为善的欲望,他的善行靠什么心理动力来驱动呢?靠对善行的正确认识吗?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识,都认识到善行是好的,是正确的,但不见得就去做善行。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行善的欲望。   

  学生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有的学生努力学习,有的学生就稀松二五眼呢?努力学习的学生,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还在内心产生了学习的欲望,这种欲望推动他把正确认识变成了现实行为,稀松二五眼的学生缺就缺在没有学习的欲望。

  洗清欲望的不白之冤,才能讨论欲望与幸福的关系,否则难免把欲望与幸福完全对立起来。

  8-2-5 欲望是获得幸福的心理推动力

  幸福是付出与收获的平衡,付出是第一步,没有付出,谈不上收获,也就谈不上平衡。而付出必须有心理动力的推动,欲望就是幸福的心理推动力。

  幸福是人的需要,任何人都需要幸福。对幸福需要的主观反映,就是想要获得幸福,这种想要变成心理情感,就是对幸福的渴望、盼望、期望等等,总之就是对幸福的欲望。

  你对幸福没有欲望吗?如果没有幸福欲望,怎么去追求幸福、实现幸福呢?尤其是幸福的实现,首先需要劳动付出,而付出绝不是享受,它是辛苦、艰辛、刻苦、劳累、汗水、坚韧、忘我、吃亏等等的总和,什么动力能让你这样坚持付出呢?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对幸福的渴望,你强烈的幸福欲望。

  一个大学生经常到校园旁边一个小馄饨摊吃馄饨,摊主也是个年轻人,两人就这样熟了。一天,摊主说要请客,不要钱了,大学生迷惑不解。原来摊主用卖馄饨的钱,支持着妹妹考上了这所大学,而摊主几年前落榜了。“他眼里滚着幸福的泪花,”大学生说,“什么样的毅力,让他这样年复一年卖馄饨,支持妹妹考大学啊!”是啊,什么毅力?我们可以说很多,有一点大家一定同意,那就是他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他的幸福欲望如此强烈,以至于忘记了风霜雪雨。后来,他也考上了这所大学。看完这篇故事,我流泪了。

  第三节  欲望的社会意义

  8-3-1 欲望推动正确的想要走向天堂

  你需要知识,你想要学习,欲望就推动你学习,并获得知识;你需要休息,你想要睡觉,欲望就推动你上床睡下;你需要健康,你想要锻炼,欲望就推动你跑步,等等。你的需要是客观的,只要你的想要正确地反映了需要,欲望就推动你的想要,取得积极的成果,实现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只要想要是正确地反映了需要,欲望推动想要的结果,基本上都是好的,没有相反的结果。你需要知识,你想要学习,欲望能推动你不学习吗?能推动你三心二意,学无所获吗?你需要家庭,你想要成家,欲望能推动你单身吗?能推动你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把家庭拆散吗?你需要事业,你想要成就,欲望能推动你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吗?你需要健康,你想要科学饮食,欲望能推动你暴饮暴食、大腹便便吗?你需要安全,你想要法制健全,欲望能推动你破坏法律、伤害无辜吗?你需要公平,你想要合理,欲望能推动你攫取不合理的收入吗?等等。

  想要正确地反映了需要,欲望就能推动想要,取得积极成果,这是真理。

  8-3-2 欲望推动错误的想要走向地狱

  需要是客观的,想要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反映错了,就成了错误的想要。这时,欲望作为一种内心动力,将推动错误的想要,走向消极的结果,甚至走向地狱。

  我需要健康,反映在主观上,我却想要美食。欲望推动这样的想要,走向了对口舌之福的贪恋,最后失去健康,呜呼哀哉。他需要安全,却想要枪支,欲望推动他走向非法持有枪支的违法之路。

  有一个青年,母亲疾病缠身,家贫,无钱给母亲看病。他需要母亲恢复健康,但他想要的却是金钱。欲望推动他这个错误的想要,走上了偷盗的道路,直到被抓。法庭上,他痛哭,说偷钱是为了给母亲看病,请法庭轻判。母亲有病,没钱看病,儿子究竟需要什么?很多人可能会说他确实需要钱,有了钱,他就能给母亲看病了。但这种说法没有接触根本的需要,孩子根本上需要钱吗?不,他需要母亲健康,母亲健康是任何一个孩子的客观需要,和有钱没钱没关系。

  孩子的真正需要是母亲的健康,正确反映这个需要的想要,应该是“想要恢复母亲的健康”。他可以采取多种的选择:向社会救助机构求援、向社会发出爱心捐助信息、请求医院减免医疗费用、向亲友寻求经济帮助、向社会经营单位寻求公益捐助、向新闻单位发出求救信、向网民呼吁援助、请求经营单位给予工作岗位,挣钱为母亲看病等等。

  因为需要母亲健康,想要母亲恢复健康,想要正确地反映了需要,欲望就推动想要获得更加广泛的选择空间,取得积极效果。比较一下,需要母亲健康,想要金钱,想要多么狭隘地反映了需要,扭曲了需要?孩子需要母亲健康,这和孩子想要金钱有什么对应关系呢?正确的对应关系只能是:孩子需要母亲健康,孩子想要恢复母亲健康。

  这是真实的案例,母亲听到孩子为了治病而偷钱被抓起来了,病入沉疴,含恨离世。孩子大哭:“我害死了妈妈,我要不偷,妈妈不会死!”想要错误地反映了需要,欲望就会推动错误的想要,万劫不复。

  8-3-3 想要的维度

  判定想要是不是正确反映了需要,有三个维度:

  第一是科学的维度。不学习科学知识,不讲求科学精神,不利用科学分析,总之就是愚昧,面对需要,很可能在主观上生成错误的想要。

  第二是道德的维度。公共道德不内化于心,客观需要反映出来的主观想要,就可能偏离了道德要求,偏离道德要求的想要,见之于行动,就可能是缺德的行为。

  第三是法律的维度。客观需要反映成主观想要,法律意识都应该参与其中,并成为想要的底线,不能突破,否则想要就可能变成违法、犯法行为。

  任何想要,只要是正确的,都会在这样三个维度内存在,并见之于有效的行为,成为满足需要的社会实践。离开这三个维度,想要不大可能正确反映需要,更不可能带来需要的满足。

  比如一个人需要尊严,他想要的却是一夜暴富,于是开始诈骗。诈骗成功了,一夜暴富了,可他并没有得到尊严,整天担惊受怕,不敢抬头看人,看见公安局大门,就打哆嗦,直到被抓,心反倒放下来了:“这么些年,过的一直不是人的日子,我好好改造,重新做人。”离开道德,触犯法律,他的想要能给他带来尊严吗?认罪伏法,他的尊严才能真正获得。

  8-3-4 欲望的限度

  有人说欲望没有限度,欲壑难填。这是往欲望身上泼脏水,没有限度的不是欲望,下面还要专门讨论,这里只论证欲望有自己的限度。

  饥饿的时候我们想吃东西,食欲旺盛。吃饱了,食欲还旺盛吗?一点食欲都没有了。小别胜新婚,小夫妻俩分别数日,性欲旺盛。做完了爱,性欲还旺盛吗?身体本身就有“不应期”,这就是欲望的限度。

  我们需要知识,想要学习,比如学习小学课本。欲望推动我们学习并完全掌握了小学课本里的知识,欲望还继续推动我们学小学课本吗?不会了,看到小学课本就扔一边:“我都会了,还学什么!”老师让小学生一个生词写100遍,小学生厌烦,不愿写,为什么?他会了,没有写的欲望了。

  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不多不少,不大不小,不长不短,不高不低,只要你活着,你就有活着的需要。正确地反映了需要的想要,在欲望推动下,变成满足需要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需要满足了,想要也就实现了,欲望推动力也就到此为止,它还要推动其他的想要,没时间在已经实现了的想要身上浪费功夫,没兴趣继续关注已经满足的需要。

  这就是欲望的限度,欲望止于想要的实现,止于需要的满足。

  8-3-5 为什么欲望会止不住?

  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好像欲望止不住,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把人折腾得昏天黑地。为什么欲望会止不住?

  因为欲望被错误的想要拉上了邪路。正确的想要,是对客观需要的真理性反映,欲望推动正确的想要得以实现,以满足客观需要,并在需要满足之时,收回欲望。错误的想要,就是错误地反映了客观需要,想要本身发生了错误,欲望推动错误的想要,走上了不归路,怎么推动,都不可能实现想要,因为想要本身就不可能实现,或者违反道德,触犯法律。

  这时,欲望就止不住了,因为错误的想要没有终点,更不会回到需要的原点,一路走下去,歧途已远,无法挽回。很多犯了罪的人,铁窗回忆,都说是欲望毁了自己,欲望不可遏制,欲望没完没了等等。他把犯罪归结为心理能量,这是逃避自己的罪责、自己的责任。欲望之所以止不住,问题不是欲望不可能止住,而是他的想要错了,他明明白白想要的东西,不是他的需要,是错误的想要,也就是他理性判断的想要,发生了严重错误,欲望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客观的需要被错误的想要蒸发得干干净净,欲望就推动想要滑向无底深渊。

  第四节  贪欲是欲望的畸形变种

  8-4-1 贪欲是一种坏品格

  欲望这种心理动力,长期和错误的想要绑在一起,就形成了人的一种坏品格,这种坏品格就叫贪欲。“这个人很贪!”这句话,没人是指他心理不正常,都是在说他品格不好,贪婪成性。

  欲望和错误的想要长期搅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人贪婪的品格,这个人也就废掉了。贪欲不可能被满足,因为它没有客观的内容,想贪是它唯一的动力。

  他需要住房,他却想要更多的房,欲望就推动他到处占有房屋,就算这些房屋已经不是他的需要,他的需要早已经满足,他还继续不择手段获得住房。贪欲让他忘了需要,占有,更多占有,不断占有,成了目的本身。贪欲永远不会自己止住,直到它被法律强行止住,或者被生命的完结画上句号。

  看看贪污上亿的罪犯,看看那些被剥夺生命的巨贪,哪一个不是毁在贪欲之下?“欲罢不能,不贪不行,贪完还想贪。”这是他们的告白。多少人,内心告诫自己,“就贪这一回,再也不干了,好好工作。”结果呢?继续贪,这一回没事,下一回再来,还没事,再来……东窗事发,后悔了:“不要判我死刑,我还可以为社会贡献才华。”确实好笑,巨贪们对生命的留恋,这时才回到需要的基点,可惜晚了,太晚了。

  8-4-2 贪婪者不幸福

  幸福是付出与收获的平衡,这种平衡,既是幸福的条件,又是幸福的尺度。生活中我们无数次看到,幸福的人总是心满意足,平平常常,安安静静,奉公守法,工作歇息,享受人生。因为他们付出与收获是平衡的,这样的平衡,是他们幸福的条件,也是他们享受幸福的现实尺度。

  没有实现付出与收获平衡的人,也就是不幸福的人,但他们继续付出与收获的努力,总有一天,或者就是明天,他们付出与收获就平衡了,不幸福的生活结束了,幸福生活开始了。

  但贪婪者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幸福,因为贪婪本身就破坏平衡,无视平衡,不追求平衡,它只追求它自己,是个自恋癖,像个长了两只左脚的怪物,永远失衡地走着,直到摔倒。

  贪欲是一种坏品格,因为贪欲者个人掌握的社会资源不同,就有大贪、小贪、巨贪之分,就有贪钱、贪权、贪色之分,有贪吃、贪喝、贪抽等等之分。各种各样的小贪之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看见,他们斤斤计较、争争吵吵、骂骂咧咧、腻腻歪歪、偷偷摸摸、拉拉扯扯、嘀嘀咕咕、抠抠缩缩、神神鬼鬼,就是没有幸幸福福的。为什么?

  贪欲让他们一叶障目,看不见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客观平衡都实现了,心理失衡还继续,因为贪得还不多,还不够,还不大,“唉,再多点儿多好!”多了还要再多,再多,再多,这就是贪欲之人的常规心态,他们怎么可能看到付出与收获的平衡,怎么能感知这种平衡,心生幸福感呢?

  8-4-3 良心的来源

  贪欲有没有救?有,但不是一般的方法。

  人之初,性本善。有人说不对,应该是人之初,性本恶。也不对,又有人说,人之初,无善恶。究竟那种说法正确呢?这个问题不解决,贪欲救赎的基础就不能建立。

  人生下来,肯定是妈妈生的,肯定在妈妈怀抱里长大。妈妈的怀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温暖、体贴、乳汁、催眠曲,总之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妈妈怀里。人之初,在妈妈怀里长大,妈妈的善良,变成了孩子“性本善”的最初的社会来源。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来源,都有这样的“性本善”。

  现在一般理解的“人之初,性本恶”,就解释不通了。一个小婴儿,在妈妈的怀里得到无微不至的呵护,在亲人的环境中得到无所不包的爱,他“性本恶”的依据在哪里?一生下来,就有一颗恶心吗?这太离谱了。

  妈妈的爱,父母的爱,是任何一个孩子所能得到的最早的良知,你说良心也行。他长大后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社会的养育之恩等等,这就是他的良心,这个良心,最早的萌芽就是妈妈用乳汁浇灌的。

  “没妈的孩子像个草,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如果一个孩子真的没妈了,社会救援机构就得充当妈妈,志愿家庭就伸出领养之手,让孩子享受有爸爸妈妈的温暖。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孩子失去妈妈的爱,就可能不会有爱心,就可能人格分裂,反社会,甚至反人类。

  8-4-4 就算他是魔鬼,他都有良心

  每个人都有良心,就算他是魔鬼,他都有良心,只是他的良心“被狗吃了”,快吃没了。贪欲者,也有良心,只是他的良心被贪欲的黑网罩住了,变成了黑心。

  法官在审问犯罪嫌疑人时,一样相信,就算这个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极强,他都还有良心,所以会同意他看看孩子,同意他见见妈妈。不相信他有良心,同意他见孩子有什么价值?正是他见了孩子,良心发现了,一股脑把犯罪事实都交代出来,接受法律的惩罚。

  法律为什么将罪犯“认罪”当做非常重要的考量?就是相信罪犯也有良心,也有道德心,只要他犯了罪,他一定会认罪,认罪就是良心发现,就是犯罪的冲动在道德面前低下头来。不认罪,法律就非常谨慎,反复审查,会不会有冤情。当然也有死不认罪的,那就是良心完全被狗吃了,一点也没剩下。

  贪婪的人,恐怕还不是魔鬼吧,就算贪婪成性,接近魔鬼了,总还有一点良心留下来吧。

  8-4-5 激活良心

  贪欲之人,他的良心如果能被激活,他就能得救,否则会贪婪到死。

  什么方法能激活良心?这种方法肯定不会是知识讲座,也很难是读一本好书,培训也隔靴搔痒,爸爸妈妈的老泪也没用,妻儿苦劝更没用。这些都强度不够,难以激活良心。

  在生活中,我们见过幡然悔悟的人,是什么让他幡然悔悟?也许一夜之间,他贪婪所得全部丧失;也许他锒铛入狱;也许他濒临死亡,一个贫穷的人把他营救,而不要他一分钱;也许他迷失在深山、旷野、丛林,他巨大的财富突然无能无力,他猛然回想,自己贪婪的意义在哪里。也许还有很多也许,不管怎样,激起良心的方法,一定是钻心的痛,一定是生命本身面临结束,而贪婪不能挽回这种结束。一句话,生命的考验,才可能激活贪婪者的良心,小的考验,无效。

  良心发现,贪婪收敛,贪欲消失,欲望回到了需要的轨道。为了满足需要,付出劳动,获得劳动回报,付出与收获平衡了,他的幸福就实现了。贪欲消失的人,会特别明显感受到幸福的无限美好。

  谁受贪欲折磨,欲罢不能,好,背上挎包,徒步旅行吧,在饥渴的状态下,一口水,也许就能激活良心,赶走贪欲,过上创造幸福的好生活。

  第五节  需要满足与幸福平衡

  8-5-1 需要的满足具有终点性

  我需要住房,我拥有了住房,这个需要满足了,我就不再需要住房了。我还需要住房,那已经不是需要住房了,而是需要赚钱了,需要拿房子赚钱,所以这种需要不再是住房需要,而是赢利需要。

  我需要洗衣机,我拥有了洗衣机,我就不再需要洗衣机了。为什么我不像住房那样继续需要呢?因为洗衣机不可能赚钱,只能亏钱,所以我就不再需要第二台、第三台洗衣机了。

  我需要吃饭,我吃饱了,我就不再需要吃饭了。下一顿我还需要吃饭,是因为上一顿的饭消化掉了,为了活命,我需要吃下一顿。

  这样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需要是客观的,需要的满足具有终点性,需要满足了就不再需要了。需要满足了还继续需要,或者是因为满足物被消耗了,或者是因为需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尽管需要的物质载体还是一个,但目的已经变化了。

  所以,如果住房在公共管理的制度层面,不可能是赚钱的手段,人们自然不会没完没了需要住房。没完没了需要住房,一定是住房制度出现了问题,住房的需要,演变成了升值的需要、赚钱的需要,这样的局面不改变,建多少住房也不够人们的需要,这是社会管理机关必须清楚的问题。

  8-5-2 幸福的平衡具有过程性

  人们为了活着,必然地具有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人只能选择在社会分工合作中,通过付出自己的劳动,创造一定的价值,并从社会中按一定比例、规定,获得自己的收获。付出与收获达到平衡的状态,人的幸福就实现了。

  人付出劳动,只能一天一天付出,劳动一天,需要休息,以便第二天继续劳动。每一天都有付出与收获平衡还是不平衡的问题。今天付出与收获不平衡,比如干得好好的,因为有人出于嫉妒,给老板打了小报告,无缘无故挨了骂,今天不可能平衡,也就不可能幸福。第二天继续工作,老板发现问题,承认了错误,又批评了打小报告的人,并促使两人和解,人家也赔礼道歉了,你这天回家就是平衡的,觉得工作还是很幸福。

  付出与收获的平衡与不平衡,都是在一天天的过程中展开的,平衡也好,不平衡也好,都是一个过程,不是终点。就算谈恋爱,也一样。今天你付出爱情得到爱情回报,平衡了,今天你就幸福;明天女孩子生气了,你付出爱情,她说“别烦我,人家烦着那!”你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急得恨不得马上飞到她身边,问个究竟,你不大可能当了丈二和尚,还幸福地摸着脑袋回家睡大觉。

  8-5-3 实现幸福不见得就是满足了需要

  比如我要攒钱买房子。我每天辛辛苦苦工作,每月都得到应有的收入,很幸福地把钱存起来。我明明白白地知道,距离我买房子的目标,至少还需要三年这样地工作,也就是说,满足我对住房的需要,还有很远的距离,但这并不影响我眼下的幸福。

  如果我们错误地把需要的满足当做幸福,我们就解释不了这样的现象了:为什么我的需要并没有得到满足,我却是幸福的呢?是呀,离你买得起房子,至少还差三年,你幸福哪门子呢?

  原来你的幸福是你付出与收获的平衡,今天平衡今天幸福,本月平衡本月幸福,今年平衡今年幸福。一句话,时时平衡时时幸福,时时不平衡时时不幸福。这和需要的满足不是一回事。需要或者得到满足,或者得不到满足,它是结果,不是过程。当然,需要的满足需要一个过程来实现,而这个过程,正是付出与收获平衡与不平衡波动的过程。也就是说,幸福的过程会最后累积出需要的满足,不幸福的过程会最后累积出需要满足的落空。

  8-5-4 需要的满足也不一定就是幸福

  付出与收获这个过程不断进行,比如这个过程是平衡的、幸福的,最终积累到需要的满足,那么需要的满足是不是一定就是平衡的、幸福的?也不一定。

  比如我们工作一直是平衡的、幸福的,省吃俭用,积累了5年,终归可以看房了,咬牙跺脚,付了首付,贷款买了80平米的房子。住房的需要满足了,但幸福吗?可能并不幸福。为什么?买房也包含着付出与收获的关系。付出5年全部积累,20年房贷压力重重,付出很大,就为了在没爷的地方买那80平米,面对未来,房奴生活,无论如何乐不起来。不平衡啊,住房的需要是满足了,但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却不在了,多少人,买了房子就唉声叹气!

  一个年轻人,结婚后小两口买了房子,每月房贷两万元,压得喘不过气来,与一位女士倒腾商通卡的生意,邪意胆边生,转眼变成了抢劫犯。预审官问他为什么抢劫,他说:“房贷压力大,脑袋一热,就抢了。”他的需要已经满足了,但付出与收获不平衡,他有可能保不住他的需要,就犯罪了。他没有犯罪的理由,却有犯罪的原因。

  8-5-5 为什么他们结婚了倒不幸福了?

  有这样一对恋人,谈恋爱的时候,男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为了爱情,忍气吞声,结婚花了大把大把的钱,女方答应了,结婚了。新婚这几天,两人就开打,男的说一肚子怨气,女的说刚结婚你就撕下了面具,大哭大闹,要求离婚。

  他们谈恋爱的时候,双方付出与收获就不平衡,男方为了需要的满足,把不平衡埋在心里。女方知道答应结婚是自己的优势,对长期存在于两人之间的不平衡心安理得,把对方折腾得筋疲力尽,还以为是自己最大的胜利。物不平则鸣,何况人乎?

  只要不平衡,就算需要得到了满足,不幸福依然存在,新婚之夜战争就爆发了,男方要补偿不平衡,女方要维持不平衡,结婚这个需要的满足,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幸福,只是长期不平衡的洗牌而已。

  弄清幸福平衡与需要满足的异同,现实意义就在这里。我们要活明白,要知道,幸福是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如果付出与收获不平衡,就算需要得到了满足,人一样不会幸福;如果付出与需要平衡了,就算需要暂时得不到满足,人一样会幸福。

  这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看种种怪现象的真正原因。阿兰的住房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但她每天付出与收获都是平衡的,她幸福地积攒着她的财富,奔向她的目标;小贝已经满足了住房的需要,但她每天付出与收获的工作或者生活,都不平衡,她还是不幸福。有人说:“她的需要都满足了,怎么还不幸福?这不是无病呻吟吗?”小贝不是无病呻吟,她需要的满足并没有改变她付出与收获不平衡的状态,所以她确实不幸福。

  第六节  幸运与幸福

  8-6-1 付出与收获的三种关系

  付出与收获存在三种关系:

  第一,付出大于收获;

  第二,付出等于收获;

  第三,付出小于收获。

  如果付出大于收获,事倍功半,这样的不平衡不可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吃一碗面需要付15元,店家宰了你,要了30元。面吃了,也饱了,需要满足了,但你幸福吗?不幸福,因为付出大于收获,不平衡,“以后再也不到这家吃面了,太黑!”

  如果付出等于收获,事功相等,也就是付出与收获平衡,幸福当然降临。还是吃面,15元一碗,吃完面如数付钱,你会说:“面很好吃,下一次再来。”店家欢送:“欢迎下次光临,您慢走!”

  如果付出小于收获,事半功倍,付出与收获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幸福不幸福?一个人做事,事半功倍,没有不幸福的,这千真万确。那么这不就推翻了幸福的定义了吗?付出小于收获,这样的不平衡也带来幸福,怎么还能说幸福就是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呢?15元钱一碗面,你吃了一碗,要付钱,店家说:“先生,您是今天的幸运顾客,不用付钱。”哇塞,你高兴得不得了,“我太幸运了!”幸运的你能不幸福吗?

  8-6-2 幸运的含义

  幸运不是必然的,凡幸运必偶然。现在幸运是促销或招来顾客的营销手段,幸运顾客、幸运观众等等说法很多,你敢说你参加进去一定会成为幸运儿吗?不敢,谁也不敢,只能碰运气。碰运气就是碰碰那个偶然性,碰上了那个偶然性,就是运气好,就成了幸运儿;碰不上,就是没什么运气,不是幸运儿。

  买彩票,就是碰碰那个偶然性。只要不是骗人的把戏,彩票里必然有奖项。但这个奖项你能必然地拿到吗?你不能必然地拿到。假如你碰到了,付出两元,中了100万大奖,你就成了幸运者。

  付出两元,得到100万,付出与收获严重不平衡,就是说你撞上了大运,是众人羡慕的幸运儿。现在的关键是,幸运儿是幸福儿吗?如果是,那幸福就应该重新定义了;如果不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那么多的人,渴望自己是幸运儿呢?

  8-6-3 幸运儿不一定幸福

  付出很小的努力,却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事半功倍,真幸运。媒体曾调查10位彩票幸运儿的命运,结果大吃一惊,10位幸运儿,生活幸福者只有两位,其他8位均不幸福,有人甚至沦落为乞丐。为什么?

  调查发现,中了大奖反而不幸福的人,基本上是这样的:他们把大奖紧紧攥着,一毛不拔,老婆不干了,亲戚不干了,朋友同事侧目了,单位干不下去了,一走了之,到一个新城市,买房买车,花天酒地,狐朋狗友,挥金如土,很快囊中羞涩了,而出手阔绰成了习惯,成了派头,于是开始骗,于是入狱,于是口碑全无,流落街头。

  中了大奖,不仅成了幸运儿,而且还是幸福的人,他们基本上是这样的:拿出一部分捐给社会,媒体报道了,社会伸出了大拇指;再拿出一部分,孝敬爹娘,支援亲属、朋友,得到亲友赞美;剩下的填补家用,或者投资创业,给社会和他个人带来更大价值,或者干脆存了起来,自己一如既往,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工作生活如常人,兢兢业业,平平凡凡。

  这样的人,幸运而且幸福,为什么?

  8-6-4 追加付出是关键

  因为他们追加了付出,使付出小于收获,变成了付出与收获的相对平衡。中了大奖,拿出一部分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回报亲友、回报家庭,这就是追加付出。通过这样的追加付出,此前付出大大小于收获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付出与收获建立了新的相对平衡,这是他作为幸运儿同时还能获得幸福的关键所在。

  幸福是付出与收获的平衡,这个幸福原理并没有被打破,相反,得到了进一步印证。正是因为有了追加付出,这个人花两元钱得到的巨大回报,就像山头那样,一步步削平了,社会得到了回报,社会平衡了;亲友得到了回报,亲友平衡了。在这样的平衡中,他付出与收获的关系,也渐渐趋于平衡,因此他也就心安理得了,能够享受他的幸运带给他的幸福了。

  不追加付出行不行?可以,没有人强迫你,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撞上了大运,得到一笔飞来之财,或者其他什么好处,你一毛不拔,铁公鸡,法律不会强迫你拔毛,任何人也没权利要求你拔毛。关键在于,你幸福吗?铁公鸡幸福吗?

  不可能幸福。因为付出小于收获,花两块钱中500万大奖等等,付出与收获不平衡。社会看到了这种不平衡,从社会心理来说,社会希望这位幸运儿追加一定比例的付出,回报社会。但铁公鸡一毛不拔,社会就开始议论,并用口碑的方式,消减他获得社会资源的可能,也就是名声臭了,迎风臭十里,没有人愿意搭理铁公鸡。

  幸运的铁公鸡现在变成了不幸福的人,因为他与社会相互之间付出与收获的关系,物质方面不平衡,精神方面不平衡,情感方面也不平衡了,他几乎是绝对不幸福的人了。在物质方面,他铁公鸡,凝固了付出与收获的不平衡;在精神方面,社会送给铁公鸡臭名声,他精神压力大,如过街老鼠;在情感方面,众叛亲离,夫妻反目,陷入孤独。他还是幸运儿,因为500万还在他手里,但他不是幸福的人,一切都因为他不追加付出而失去了平衡,失去平衡就失去幸福。

  8-6-5 绝对幸福的人也要追加付出

  一个人通过努力,在物质方面、精神方面、情感方面都实现了付出与收获的平衡,这个人就是绝对幸福的人。绝对幸福的人,为什么也要追加付出呢?

  因为绝对幸福的人,也是个幸运儿。大家都追求幸福,追求物质、精神、情感的平衡,也多多少少能得到一些平衡,过着相对幸福或者相对不幸福的生活。绝对幸福的人是很少的,想追求绝对幸福也不一定能得到绝对幸福,这就是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绝对幸福的获得,有偶然性的成分在起作用,单凭个人努力,常常徒劳无功。

  那么多人追求绝对幸福,就你一个人“如有神助”,得到了绝对幸福,你当然是幸运儿了。大家都很羡慕你,这时你该怎么办?追加付出,比如做更多的公益事业,帮助更多的人获得他们的幸福,你也就获得社会良好的口碑,能心安理得享受你的绝对幸福。如果不追加付出,社会对你的羡慕就可能慢慢变成了对你的不满,你的口碑也就开始臭了,继续得到社会资源的可能性大大缩小,付出与收获的平衡也就越来越难,你的绝对幸福也就慢慢消失了。

  绝对不幸福的人也很少,他们因为能力、资源、机遇等等都很少,不大可能通过付出获得平衡的收获,他们需要得到帮助。只有在稳定、良好、富裕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才可能得到社会的援助,因此得到了社会援助的绝对不幸福的人,我们又说他们是社会的幸运儿。他们很幸运,因为他们生活在可以得到无偿帮助的社会,如果他们生活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还能得到什么帮助呢?

  绝对幸福的人,或者其他幸运的人,通过追加付出,回报社会,他们帮助的人,主要是绝对不幸福的人。事情就是这样平衡,绝对幸福者帮助绝对不幸福者,绝对平衡者帮助绝对不平衡者。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继续运转。贫与富截然对立,贫与富又紧紧相连,生活的辩证法就是这样生动、深刻。光脚的与穿鞋的,都要走路,都在人生路上走,光脚的不能老光脚,穿鞋的不能穿一双再穿一双,大家走在路上,人家光脚,你穿两双,时间长了一定会打起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打起来之前,给他一双,你反倒轻松了,大家都幸福了。

评论列表,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