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唐师曾:我与新浪的创新实践(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4日 18:06 新浪视频

点击查看精彩视频>>

  唐师曾:各位好,新浪唐老鸭奥运评图今天开始!

  这个奥运评图是一个新的媒体传播模式,能够在奥运会期间,在中国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华文互联网——新浪上推出,是我的骄傲。奥运会就是要更高、更快、更强,各行各业不管是运动员,每个普通人,还是那些TOP赞助商,每个人都使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我发明的“语像”能够在新浪受到这么多人的关心,我很得意。

  语像是什么呢?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媒体方面主要是“视听技术”:一个是视觉改变,一是听觉改变。视听技术已经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比如以前的收音机、听实况转播到walkman,到立体音响、MP3、MP4。视觉上从我们以前看小儿书,到看黑白电视,9寸、十几寸、彩电、平面直角到现在的平板液晶,各式各样高清图像。

  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声音,离不开图像。电视由于能把“视听”结合到一起而打败其他单一的传统媒体,报纸、画报、、图书、广播……

  机场、书店到处出售视听图书,传统的图书,也已经不再是被动阅读的刊物,而是主动跳出来“露脸”,“发声”。那些写书的人或者是有思想的人纷纷在电视里边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自己的形象。因此,图像必须,也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才不会落伍。

  我在新华社当了20多年摄影记者。20多年前还没有“数字技术”,报纸上登的照片不管黑白还是彩色,都是“模拟传输”,一秒钟一英寸。新华社一统天下,都叫“新华社传真照片”。当时的传真手段一般媒体无力拥有,一度归解放军直接掌控,一般报社只能采用新华社的传真照片。照片都是统一说明,新华社摄影记者拍摄完胶卷,用D76在显影罐里冲洗,用便携放大机放大成十寸传真照片,在下端一寸空白处手写图片说明,用当时的美联社Potable-Photo Transmiter 经电话线,从发稿地传到北京新华社总社摄影部。出片后,用Fuji Neopan ASA100 120胶卷翻版,经图片编辑剪裁、放大、编辑、扩充、完善说明,再由审稿人签发,经层层领导审批,最重要者必须经过中央。

  制作完成的新华社传真照片,再从北京摄影部传真室传真到各省会新华社分社,由各分社摄影暗房出片、翻版、放大成照片,一般都是3×5英寸的,再分发给各地的报纸,所有传真照片同一幅面孔、同一个说明,丝毫不差。

  “林彪‘四人帮’”时期的传真照片往往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高屋建瓴的唯一说法,而我的“语像”是百家齐鸣,同一个图像,不同的联想。

  海湾战争使我身体不好,拍得少了。抑郁之余,开始浏览我那些烂照片,逐渐悟出“语像”这个学问。主动质疑照片和照片中的主体,像质疑“周老虎”那样质疑……

  同样一张照片可以有不同的说法,这是一种百家争鸣的说法。大概在十年前,我在中央电视台赵安那里创建过《瞬间世界》,我策划、撰稿、主持了五期,条件不成熟,“瞬间”夭折。十多年前,我也给凤凰电视台长王纪延建议过这个节目……

  三年前,人大出版社出了一本《唐师曾:我说》,详细阐述我的“语像”理论。此外还有两本“大语像”,一本是人大出版社《唐师曾一个人的远行》,还有一本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唐师曾黄河的联想》。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