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小马锐话题:消防特勤的精锐部队都在抗震前线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8日 21:48 新浪嘉宾访谈
主持人马骧:这是您第一次面对重大地震灾害? 郭水华:我是一位消防战士,而且我曾经是基层一位公安消防的特警队员,也见过很多建筑物倒塌和其他急难险重的场面,但从来没见过这么危难的局面。 一分钟的紧急党委会,形成八字决议“一级战备、全力救人” 主持人马骧: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公安消防官兵他们在干什么,抱着怎样的心情? 郭水华:你刚才说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目前我们的网友,我们的观众,我们的听众看到、听到和了解到的,都是我们大兵集结以后的抢险救援行动。那么在地震发生之后,在大军集结之前留下一个不是很长,但至少有那么一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以成都公安消防支队为代表,他们的情况是这么样,马上在第一时间进入一级战备、快速反应,全力救人。我可以跟大家专门讲一讲成都公安消防支队他们的第一反应。据介绍,当时5月12号2点28分之前,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他们支队的指挥中心突然剧烈的晃动。凭着公安消防队员这些指挥员职业敏感,他们马上感觉到发生强地震了,所以从支队长到政委到普通的干部,马上第一时间以不到一分钟的速度冲到了一楼。冲到一楼以后,支队的党委马上开了一个不到一分钟的紧急党委会,形成八个字短短决议“一级战备、全力救人”。这个紧急决议通过当时在11层的,依然坚守在那里的三位接警处理员,一名干部两位战士在第一时间通过当时还侥幸没断的固定电话下达到了成都公安消防支队下属的45个大队、中队。所以马上800名消防官兵在第一时间就紧急出动了。他们在出动的同时,先后接到了四川公安消防总队,成都市政府的紧急指令。 主持人马骧:他们到达救灾现场做的事情是什么? 郭水华:我觉得这个成都公安消防支队确实不愧为我们公安消防部队一直以来,闻名于全国的抢险救援的尖兵部队。一到现场以后,指挥员,我们当时马上把这支部队主要的兵力放在了都江堰,灾情严重的都江堰。把这个兵力基本上都布置在了最为危机的学校、医院、居民住宅楼开始了抢险战斗。 主持人马骧:第一时间就是救人。当时他们携带什么样的工具呢? 郭水华:我们公安消防部队,大家一般以为它单单是救火,事实上公安消防部队一直担任着各类急难险重抢险救援任务。所以我们出动的同时必定会带上我们拥有的,应该说是在国内最为先进的专业救援装备。比如说多功能抢险救援车,比如说照明车,比如说生命探索仪,甚至还有搜救犬,这些装备在这一次抗震抢险当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马骧:大家对于电视画面上很多公安消防的镜头非常熟悉了,我们知道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很多省的消防总队都到了现场,而且他们穿戴、打扮,包括他们用的工具和一般的志愿者完全是两个概念,因为他们是专业的队伍。有个河北的网友说,在大地震发生之后,讲究科学是非常重要的,您觉得在咱们这次救援中,科学施救百分比有多少,我们讲平时的训练对于施救具体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郭水华:我觉得是这样,公安消防部队我们一共是13万人,每年的作战任务是50多万起,什么概念呢?每天有1500多个灾害现场我们在那里战斗,建立起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加上凭借我们在特殊的战斗装备,特殊的战斗训练,所以在这一次抗震救灾当中发挥了非常特殊的作用。刚才说科学施救这一块,应该说公安部的抗震指挥部一成立以后,它指挥理念的灵魂就是两个字就是“救人”,它的战术方针就是科学施救。据我们一名干部在前线我们了解到的,我们的所见所闻。科学施救在公安消防部队最大的具体的体现是两个层次:第一,在最紧急的情况下面保全人的性命,在可能的情况下面尽可能保全人的肢体,什么概念呢?试想一下,如果说通过我们全方位的竭尽一切可能把人给救出来了,但最后如果说,我们救出来一万幸存者,这里面绝大多数是残疾人,肢体残疾的。那将来会给他们个人、家庭和我们社会造成多大的负担。所以我刚才说了我们科学施救体现在公安消防部队里面,这一战术方针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这里可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成都公安消防支队一位女支队长堪称“国家英雄” 郭水华:在我们都江堰关锦路有一栋居民住宅楼,当时是6层楼,一发生地震,瞬间地震以后两层楼就被彻底的垮压,这栋楼一半已经不在了,还有一半摇摇欲坠,其中二层已经完全垮压,三楼、五楼、六楼也是墙体破碎,整个重量全部压在了二楼废墟上面。当时靠着一根比较粗大的钢筋混凝土的横梁,因为它的支撑在这个里面一位八个月的孕妇叫张晓燕和她的母亲全部被埋在里面,一个很小的,不到半米高的角落里面。救命的这个横梁同时又是个拦路虎,它给我们后面施救造成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一方面这栋楼已经倾斜了,强余震不断地发生,摇摇欲坠随时会垮塌。等我们公安消防部队人赶到以后,现场一位建筑专家就告诉我们的指挥员,说目前这栋楼的安全系数是零,随时会垮塌。但当时我们指挥员是成都公安消防支队一位女支队长,这位女支队长叫孙国利。我觉得这位女支队长为这次抗震当中做出巨大贡献,非常了不起的一位英雄,可以说是一个国家英雄。她在整个指挥当中确实很镇定,在这次战斗当中第一时间出动,她到场以后,当时就觉得,里面一个孕妇,一个孩子,在肚子里8个月的孩子,无论如何我们要把她救出来。当时如果说要救出这个孕妇,唯一的办法就是说要把这一根钢筋混凝土的横梁给它切开。如果动用吊机这些装备把横梁拉出,它会瞬间的垮塌,这个孕妇将性命不保。如果说你要把这个打开,利用我们目前很多的装备切割机没有作业面,我们用电动冲击锆,振动太大也马上会导致再次垮塌。在这样的情况下面,我们指挥员经过认真的研究以后,后来只能用榔头和锤子轻轻敲击水泥面,希望把里面钢筋混泥土打开,钢筋给它露出来然后进行切割。但是这个进展非常缓慢,也非常艰难,这同时我们在往里面送绿豆汤、稀饭、牛奶,一方面维持孕妇的体力,一方面也为她消除恐惧感,增强求生的欲望。到后来这个孕妇确实看到我们这个救援极为艰难,她的希望就慢慢暗淡下来了,她怎么告诉我们的战士呢?她说我救不救出去不要紧,但求求你们一定保住我肚子里的孩子。(郭水华哭了)当时我们这个战士在非常狭小的作业面里面战斗,敲这个榔头。我们这个战士就大声地告诉她,只要有我们消防队在,你们都能活着出去。这时候通知马上又有强余震,情况很危机,这个时候小的作业面慢慢扩大,时机已经成熟以后,后来我们在成都公安消防支队,山东公安消防总队增援力量已经赶到了,经过商量以后决定采取氧焊切割机进行切割。 什么概念呢?大家都知道乙炔,用这个切割以后瞬间把水泥的表面温度达到3000度,使它膨胀,然后浇上冷水让它冷却、松化。事后证明这是非常科学,非常有效的一个办法,大大地加快了切割的速度,后来当中切出来一个将近50厘米多一点的通道缺口,我们官兵非常细心。为了确保孕妇出来以后不受伤害,还把切钢筋口上每一个地方尽可能切得不要那么尖锐。所以后来整整经过31小时紧张艰难的援救,这位34岁的孕妇,她肚子里8个月的胎儿,还有困在她身边的一位老母亲,全部被我们消防战士轻轻地抬到我们的担架上。经济现场医生的检查,这位孕妇只是大腿上划破一点皮,她的胎儿一切正常。 主持人马骧:这位孕妇非常幸运,因为她和孩子碰到了我们非常专业的队伍!救援整个花了多长时间? 郭水华:31个小时。 主持人马骧:投入了大概多少兵力? 郭水华:因为是轮流作业的问题,因为我们去以后点太多,一个点不可能维持太多兵力,全部加在一起20几位,但是轮流作业一刻不停。大家难以想象那种情况下把人救出来那种兴奋,后来我们所有的参战官兵大家抱在一起放声痛哭,我们把孕妇救出来太不容易了,这次救援实在太艰难太艰难! 我们把所有消防特勤的精锐部队投放到抗震前线 主持人马骧:整个在灾区救援的公安消防的战士一共多少名? 郭水华:公安部快速反应,什么概念呢?地震一发生以后,公安部三次紧急地从全国调集了8934名公安消防特勤,什么是公安消防特勤?他不单单是人的概念,他还配合着最为先进的,我刚才跟大家说的这些救援装备。好比说我们调集了134台生命探索仪,调集了67条搜救犬,是他们的联合行动。快速反应我还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当时正好在我们公安部的前线指挥部,凌晨4点钟我们公安部的刘金国副部长下令从全国21个总队,再次调集2000名公安消防特勤参与战斗,要求12点以前全部赶到成都,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公安消防特勤我刚才说了不是个人的概念,它人、机、装备、还有供给全部要到位,从21个总队全部赶过来,要协调50多架民航飞机赶过来,当时我个人觉得这是个不可能的任务。但是这个不可能的任务,随着7个半小时,最后一个总队的增援力量到这里以后,就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这些力量一到场以后,迅速进入到了最为艰难,最为艰险的战场上面,利用我们先进的救援装备,开始了救援的战斗。 主持人马骧:咱们国家一共有多少专业的消防人员?去了多少,救出多少人,你能算出这个比例来吗? 郭水华:我今天来是受我们郭局长,谢政委来跟大家报告前线的情况。我们公安消防队这次公安部调去的公安消防特勤8934名,是我们国家全部公安消防特勤力量,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把所有精锐部队投放到抗震前线,把我们所有先进的装备都投放到了前线,是这样一个概念。 主持人马骧:他们现在还在前方吗? 郭水华:现在根据国家抗震总指挥部的命令,部分部队已经换防,但是我们还有很多战友依然在前线进行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 主持人马骧:有没有统计他们大概救出了多少人? 郭水华:外援部队是8934名公安消防特勤,加上四川公安消防总队4500名消防官兵,一共从重重掩埋的废墟之下,从摇摇欲坠危楼之中救出了1701名生还者。 主持人马骧:在您看,我们消防战士,他们在灾区的工作状态是怎么样,休息、饮食有保障吗? 郭水华:现在大家通过央视,包括新浪,一些新闻媒体都在非常关注着前线,可以说前线所有的情况都比较透明反馈到了后方。我们公安消防官兵作为第一出动的力量,回来都是跟兄弟部队协同作战,奋斗作战在前沿。当时我感觉所有的参战官兵,所有参战救援力量大家都有一个感觉,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就是因为需要救援的点太多了,在那边是什么概念?从我们公安部抗震指挥部刘金国副部长,公安消防部队作战总指挥郭铁男局长,他们在那边四天四夜不眠不休,在前线官兵当时精神状态是什么呢?我觉得按照正常一个人,哪怕经过训练的人,好比在高强度的作战状态,一般能坚持两小时左右。但是我们高强度是每天除了短暂修整之外,差不多24小时作业,吃饭、睡觉都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状态。供给呢,应该说公安消防部队长期处在战斗状态下面,我们供给应该还算不错,但有时候饭上来了,战士顾不上吃还在那干。睡觉,有很多战士就是说,指挥部指挥长一下达暂时休整,有些战士马上在废墟上靠着了,命令一下达重新战斗,马上开始又投入战斗,是这样一个状态。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