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呈现真实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9日 15:06  新浪新闻中心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意英雄谱》栏目专访 导演张元

  张元:知名导演.1963年生于江苏. 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代表作:《妈妈》《北京杂种》《绿茶》《过年回家》《看上去很美》等等, 电影《过年回家》获得第4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09年末开始筹划新作《有种》。

  《创意英雄谱》:您一直说“真实是电影的本质”,您觉得作品跟真实有什么关系?

  张元:我们在讨论电影的时候,大家渐渐地把电影记录的本质淡忘了。相对于整个人类史来说,电影的历史是很短的,相对于整个历史来说它也是不长时间,才仅仅一百年。真正的电影成像从卢米埃尔时期开始,仅仅是一百年后,大家已经把电影的本质忘了。电影最早出现的时候是从记录开始的,像《火车进站》,像《水浇园丁》这样的影片,它实际上就是非常好的纪录片。到了今天,因为大量的好莱坞影片包括剧情片的诞生之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到今天的3D影像,所以说大家已经忽视了电影最重要的本质,就是它的记录本质。所以你刚才提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过去喜欢用现实主义这个词来讨论艺术的风格,但事实上我觉得最好的故事,还是应该来源于生活的。从我最早的《妈妈》开始,是根据戴琴的散文《太阳树》改编的,在我发现这样一个题材的时候,电影学院还没毕业,当时儿童电影制片厂准备拍这个电影,请我做这个电影的摄影师。导演是跟张艺谋同班的孙淳。我开始跟他一起工作了很长时间,包括分镜头、选景,但是这个电影阴差阳错的没有能够拍摄。然后这个故事就转移到了当时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另外一个导演龚艺群准备拍,还是请我做摄影师。在这个过程中,我已经对这个题材感兴趣了,它讲的是一个年轻的母亲跟弱智孩子的故事。在准备过程中,我去了很多的福利院,也去了很多弱智孩子的学校。当时我见了特别多的母亲,就是因为和这些真实的母亲和真实的弱智孩子的交流,使我开始对这个题材越来越喜欢。也特别可惜,在八一厂这个电影也下马了。可是那个时候我已经对这个题材非常非常感兴趣,因为我见了这么多的母亲,实际上我也做了很多母亲的采访。最后我决定自己拍电影。当时的情况,二十多年前,中国制片方式,基本上是延续苏联那一套,只有16家电影制片厂可以拍电影,自己想完成一个电影,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来说就是天方夜谭。那个时候就这样懵懵懂懂地筹集到了一点钱,然后找了一些同学,在我自己的家里就拍摄这个电影。我记得拍摄周期很快,好像就是14天时间,当时找了一个男孩,13岁,现在他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演员了,他是黄海波。所以这个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自己完全用独立的方式可以完成一部影片,从这个电影开始,中国的独立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诞生了。

  《创意英雄谱》: 您当时走访了很多孤儿院,还见了很多儿童的母亲并做了采访,在片子里面用了纪实穿插的手法,这是你前期已经拍好的东西吗?

  张元:没有,这个是在最后剪接的时候发现的,因为当时我拍摄的故事部分是用黑白片拍的,而且当时也是用β的机器做了很多采访。为什么当时一下子想到把这两个东西放到一起呢?因为我在做这个故事的时候,一直在想着当时的采访。可以说那些采访,在某种程度上非常打动我,因为每个孩子母亲的真实感受、真实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甚至超过我拍故事的力量,也可以说是灵光乍现吧,我就是非常生硬地把这两个部分剪接在一起。当影片放映的时候,我发现彩色和黑白,然后真实的采访和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种巨大的张力,这样我就使用了这种方法。

  《创意英雄谱》:在准备的过程中,走访了很多孤儿院,采访了很多母亲,您说有些东西感动了您。可以给我们举个例子吗?

  张元:例如在走访这些孤儿院的时候,或者是采访这些残疾孩子的家长的时候,我觉得她们有一句话特别地打动我,就是她们特别提到了我死了以后这些孩子怎么办,这是家长非常共同的感觉。因为她们担心自己走了以后,就没有人去照顾他们的孩子了。这是最后我为什么要把这些采访使用到影片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创意英雄谱》:您决定自己拍电影的时候,还找了民营企业投资20万,是这样吗?当时考虑过电影回收成本的问题吗?

  张元:这个电影成本的回收,我觉得还是非常好的,因为在当时这个投资不算大,但是电影放映之后,国内也挂上了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厂标,在国内也有一些放映,在国外很多国家和电影节,可能有一百多个电影节吧,都放映了这个电影,我觉得当时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这个电影也帮助我后来拍摄影片,可以说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就是因为这个电影,所以法国外交部、文化部的基金,给了我50万法郎的奖金,能够使我再拍我的新电影。所以对于一个年轻导演来说,第一部电影特别重要。

  《创意英雄谱》:您最初想过要去国外拿奖吗?

  张元:这个不可能想的。一个创作者在拍电影的过程中,或者是在准备当中,如果过多去想以后的事,拍不好电影。

  《创意英雄谱》:孩子被残裹,感觉有点超越纪实风格,也有点超越叙事的感觉,这个细节有什么寓意吗?

  张元:孩子被残裹在某种程度上,我在采访医生的时候,他们告诉我,癫痫症的人需要被捆绑或者是拥抱。癫痫症在我看来,可能是一种需要母爱的感觉,所以这个捆绑是一个意象。

  《创意英雄谱》:您带着作品参加影展的时候,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张元:有。例如我在参加奥地利电影节的时候,有一天我下来吃早餐,有特别多的孩子的母亲,就是当地奥地利的妇女,她们在酒店里等我,希望跟我谈很多东西,把我当成一个心理医生或者说非常理解她们的老师。实际上我仅仅是个电影导演,但是她们把我当成是一个知音,跟我聊她们的问题、她们和孩子的问题、她们的困境。她们提的问题都是我回答不了的,更多的是关心中国的儿童,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残疾人事业,比欧洲起步要晚,有一种都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所以她们也很希望了解中国弱智孩子的处境。

  《创意英雄谱》:第四代、第五代很多导演的作品都是大时代背景,宏大叙事的感觉,而您拍《妈妈》的感觉,时代感特别强。为什么这么做呢?

  张元:作为题材选择来讲,我当时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部电影的一个原因,就是我觉得导演拍摄一部影片的时候,必须要有针对性。你提到了一个宏大叙事,或者是巨大的文化背景,或者是非常强烈的文化符号意味,我本身在做这个电影的时候,就希望能把这个姿态放得低一点,或者把摄影机的位置放得低一点,或者是说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使摄影机的镜头更加地贴近生活。我当时给自己提了一个要求,就叫“静水深流”,就是整个的表现、整个的风格要隐藏在摄影机的背后,要真正地非常细腻,或者说有跟多的忍耐、耐心去表达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创意英雄谱》:《过年回家》是一个转折,是一部在中国可以和观众见面的电影。您拍这个电影最初的想法是什么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我要评论 _COUNT_条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创意英雄谱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