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金牌响当当》:女子举重69公斤夺金点评(实录)(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3日 19:22 新浪视频

  苗向军:垂直往上提拉这样最省力了,如果你在前划一个弧度需要的力量就大了,还是一个走直线问题,因为我感觉虽然丁美媛是奥运会冠军,咱可以想想,抓举也好,挺举也好,最好让杠铃走一个直线上来,这样最省力,这样你的能量能发挥出来,如果你走一个弧线需要你额外的力量。

  主持人闻刚:从举重的技术环节有那么难吗?就是这几年需不需要更多的创新?

  苗向军:举重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从大的方面来讲一个抓举,一个挺举,就那么几下,从提铃到下铃,但是这种动作的精细程度要求非常高。要求必须要到位,哪怕差一点点,比如纲领放的位置和你重心没配合好都可能失误,所以举重项目对精确性要求上非常高。

  主持人闻刚:随着咱们男子女子举重拿的越来越多,这两天我也越来越关注,我觉得技术动作要领啊,但是老觉得摸不着要领,但是昨天看小片的时候看丁美媛爸爸说几句话,我倒大彻大悟了,因为在他们家乡那边好像有这个举重的传统,记者去他们家的时候他爸爸从那边拎出一个石撵子来,说原来我就举这个,他说我先举到这儿以后,你要光靠这个就举不上去了,这么粗这么长一个撵子,他说我挺到这个位置以后我迅速蹲,我胳膊就伸直了,然后就靠腿的力量。咱能不能特别通俗的道理给大家讲讲,就是看举重比赛的时候,因为有好多观众现在就是看最后那下起来了,高兴,在具体的动作,包括教练喊的到位,正上方,怎么来理解这些东西?让普通的观众不懂,一点都不懂的能看懂?

  丁美媛:首先是这样,可能老百姓对于举重不是特别了解,他可能觉得这个小孩比较胖,好了,你去练举重,可能就有力量,实际举重的技术要求远远大于你的力量,力量是一个基础,你要发挥成绩,要有成绩的提高就是技术,咱们中国有一句话叫做一巧破千斤。有的队员往往力量不是很大,但是他能和技术完全融合在一起,最后他的总成绩,抓挺的成绩就很突出。我记得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回来以后,我们一块儿参加一个活动,占旭刚大家都知道,占哥,因为我们有一个腰部的力量叫做窄拉,当时我们在广场,很多人都不服,就上来拉这个东西,有好几个人都把占哥给赢了,他就是能把这个东西拽起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