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杨澜赈灾前线归来:与灾区孤儿一生同行(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 16:16 新浪嘉宾访谈
杨澜:有收养灾区孤儿的冲动
杨澜:有收养灾区孤儿的冲动

  前线抗灾感人的事情非常多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现在您看到的是“赈灾有我”真情访谈节目,这也是新浪的绿丝带在行动的特别报道。今天我们请来的是杨澜,杨澜你好。

  杨澜:你好。

  主持人:本来如果您作为普通人,我们可能就会不忍心请您来,因为可能在那儿也挺累的,来这儿要不停的讲,但是作为一个媒体人,是不是你再累也希望把这些前线的事情告诉我们观众?

  杨澜:没错,首先借这个机会告诉我们各位网友,我们到了绵竹还有都江堰这些灾区的第一线,我们得到很多网友的支持,我们每天点击量达到了80多万,很多网友留言,把这些安慰的话鼓励的话带给灾区一线的特别是妇女和儿童,所以在这儿首先感谢新浪的网友。

  主持人:作为媒体人,特别羡慕你能到前线。

  杨澜:首先信息各个方面都非常需要,特别是在第一线的人他们彼此之间的信息是不沟通的,我看到很多灾民,包括一些救援队的成员,他们是靠看中央台的节目,或者通过我们新浪网,或者是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才了解到他们附近县市的一些进行救援的情况,或者哪里遇到一些危急的情况,需要什么支援,其实这时候做媒体的作用,就是信息的畅通是非常关键的。当然第一线,我其实还不能说到了最前沿,最前沿比如说像北川的有一些地区,它随时面对着一些堰塞湖崩坝的可能性,有一些地区是疫情的高危区,我觉得这些记者的敬业精神和勇敢精神就更值得人们敬佩了。

  主持人:这几天我们不停在网络上看很多报道,但是我特别想从同行嘴里听到这些事情,这些特别触动我们。

  杨澜:是,这两天你接触的人和事让你感动的太多了,要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的这种感觉。

  我说几件小事吧,一个是我们第一天的中午,在绵竹的最大的一个救灾中心,那里有八千灾民,中午一直有一位妇联的女同志一直陪着我们,我们采访,跟孩子进行一些心理安抚的工作,跟他们做一些游戏,包括做一些周边的人物访问等等,然后突然我们就要在上车要走的时候,突然这位女同志拉着我的手说,杨澜,请原谅我,我不能送你上车了,我说我们马上就要走了,你去忙别的吧,他说不是,我爸爸妈妈也到这个救灾中心了,我已经七天七夜没有他们的消息了,然后他旁边的同事一下子抱着他,祝贺你,祝贺你,他撒丫子就跑,像个孩子一样,你可以想见他那种期待,那一刻他控制不住自己了,要跑回去见自己的爸爸妈妈,这是我们摄像机当时来不及记录,但是一直留给我很深的一个印象。

杨澜手携手绿丝带心系灾区
杨澜手携手绿丝带心系灾区

  我觉得在过去的这九天,我在灾区差不多七、八天,我觉得人们很多都在克制自己的情感,很多医护工作者他们的家完全被毁了,但是他们完全在第一线忙碌,因为这是一个生死存亡,是一个救急的关头。慢慢的特别是当我们在全国哀悼日的时候,有那三分钟默哀的时候,很多的情绪突然喷涌而出的时候你发现那个能量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也是觉得在目前第一步救急的阶段暂告一个段落,灾民安置变成主要工作的时候,其实我们要面对大量的在过去一段时间被强力克制的感情,实际上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心目中的那些英雄们,他们也有大量的感情需要梳理,我们眼前的那些孩子们,那些灾民们,他们也有很多的感情需要梳理,而且越来越多的具体问题会出现。

  要给灾区孩子们最需要的

  主持人:这次去,你是不是更多的关注是少年儿童这一块?

  杨澜:对,作为汶川大地震孤儿救助基金,我们首先关注的是灾区的儿童,特别是带去女性,特别母爱的这种呵护。目前我们发现孤儿并没有被集中的收容和护理,因为现在信息还不畅通,有一些孩子即使目前没有父母陪伴,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一定是孤儿了。在认亲的这样一个相对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程当中,我们很难确定有一些孩子真实的家庭背景和身份,但是灾区的儿童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对象,其中他们有受到了很大的惊吓,有的是失去了单亲的,有的是还没有跟父母取得联系,你就可以看出孩子们其实是有一种矛盾和惶恐的心情的,一个方面,你可以看到特别是8、9岁以上的这些孩子,他们表现的相当克制和冷静,甚至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他们帮助大人打饭,看帐篷,照顾弟弟妹妹,去找水,干的都是大人的事,而且表现得非常坚强和乐观,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比如说我们请一些心理专家在给这些儿童做一些输导的时候,请他们画画,因为他们可能一下子不愿意说那么多话,他们画画的时候他们画的房子都是空的,心理学家说在他们心里是空的,也没有爸爸妈妈,他心里有一种感觉有些事情发生了。

  主持人:我看你的博客里边,十不要,五要,我觉得这里边的确应该有哪些东西是不应该涉及的。

  杨澜:对,因为比如说有一些我们看到,因为这种情绪都特别难控制,而且我们面对孩子有一种矛盾的心理,不知道我们是跟他一起来悲伤,那样会不会加深他的悲伤,还是应该让他忘记悲伤,但是我们应该现在让他忘记悲伤吗?作为成年人都很困惑。有时候有些问题我真的觉得我们不应该问,比如说你明明知道这个孩子的父母遇难了,然后还有的记者会问你爸爸妈妈去哪儿了,我觉得这样的问题对孩子是一种伤害,他不知道怎么样回答你。其实有一些方法也是我从心理学家那边讨教到的,比如说最重要的是你跟他有一种,你必须带着一种很平稳的情绪坐在他身边,如果你本身就很激动,或者很悲伤,或者很激动,或者控制不住自己的爱,拥抱他们,就是说会让孩子有一种又被刺激,所以最重要的这个时候在他们身边的社会工作者,或者是成年人,应该尽量有一种平稳的情绪跟他们说话,然后所谓的心理干预并不是像成年人那样,让他们马上接受现实,开始重新启动心理的程序,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有他自己疗伤的一个时间表,如果目前这个阶段他不想谈失去父母的事,我们就不要逼着他去回忆,相反,我们应该在他身边跟他一块儿画画,我们说一些平常很具体的事情,吃了什么,昨天睡没睡好,然后衣服够不够换,越具体的问题越能让他放松下来。

与主持人真情交流赈灾感受
与主持人真情交流赈灾感受

  主持人:普通的百姓家里边想收养孤儿,他们得不到这么多机会,你可能有专家告诉你,那他们怎么办?现在认养孤儿的家庭特别多。

  杨澜:我觉得现在大家这种热情是非常之高的,我们也从民政部门了解到,首先要确定孩子的身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二,要核准领养家庭的资质,这个需要民政部门来有条不紊的进行。

  主持人:我们这些资质都需要什么资质?

  杨澜:这个我不是特别清楚,比如说应该有稳定的家庭环境,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比如说家庭的这种状况,能够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和温暖的家庭,也不要忽视,其实很多孩子是有近亲的,他们的叔叔,阿姨,姑姑,这些近亲其实对孩子未来的抚养可能比一个完全陌生的家庭会更好,所以我们也不是说孩子一旦失去父母就马上要被陌生人领养。在过去唐山大地震的时候还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如果这个孩子是有兄弟姐妹的,他可能更愿意跟着堂哥堂妹一块儿生活,有的时候如果兄弟姐妹被强行分散的话,他们还会不断的逃出来聚在一起。所以我想我们的这种爱固然是重要的,孩子的利益更是第一位的。

  主持人:我觉得这个非常好,我们的爱是次要的,孩子的需要是第一位的。

  杨澜:对,什么对他们最好才是第一位的,也许他们更愿意他们村子里,比如说遭受不幸的孩子,这个村子里的孩子更愿意在一个儿童村,这样一个学校里,他们在一起相依为命,他们可能会觉得更有安全感。还有一个,我觉得未来的抚养人,包括帮扶人与孤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理的关系,也是需要专家来进行一定的疏导和培训的,并不因为我们有爱,就很自然的能够成为称职的养父母或者代养父母。像我们设在儿基会下面的孤儿救济基金,我们现在开始就招募社会工作者,对他们进行培训,同时作为中期,比如三个月之后,陆续开始孤儿领养过程,我们会对这些养父母,监护人,包括一些学校和收容机构进行长期的培训,这样我觉得才更有利与给这些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主持人:实际分好几个层面,一个收养,还有扶助,帮扶,还有资助。

  杨澜:对,这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