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前线记者和女主播文静谈灾区见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2日09:20 锐话题
 
1 2 3

  央视记者拼死保护摄像机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赈灾有我,真情访谈”栏目。我是闻刚。

  邹健:大家好,我是出镜编辑邹健。

  主持人:这个栏目也是我们新浪的绿丝带特别行动,我们的口号是“每一个你都是抗震最前线”。今天我们请来两位嘉宾,这位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军事部副主任冀惠彦。冀主任你好。

  冀惠彦: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这位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播文静。

  文静: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实际上在冀主任来之前我们做了一些准备,特别想听您讲落水的事情,你的摄像机好像毁掉了,因为在我们的概念当中,摄像机就像战士手里的钢枪一样,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把摄像机毁掉的。

  冀惠彦:这也是意想不到的,5月14号,当时部队进入震中地区,交通受损,空中的运输毕竟比较慢,灾区受灾的面积比较大,救助的面积也非常大,天气也不好,直升机也比较分散,地面因为交通因为多处塌方,无法前进,这个时候水路是比较成规模的运送兵员,一个比较便捷的方式。水库是一个东西狭长的水库,紫坪铺。从都江堰到映秀的公路是傍着水库的一侧在走,因为山体滑坡,有十几个地方塌方,路完全堵死了,这个时候部队采取两种方法,一个是从都江堰步行进映秀,因为灾情已经发生两三天了,这个时候必须有部队大批的进去之后,才能更快更好的进行救助,水路可以绕过十几个塌方点,可以更近的接近映秀,这样的话部队进去的速度可能更快一点而。

  主持人:从都江堰到映秀。

  冀惠彦:不是,从紫坪铺水库的东到西,长的是20公里,如果水库到了西岸再上岸6公里就到了映秀,所以当时就是水路并进,我们当时走的是水路。

  主持人:有多少人那个上面?这是冲锋舟是吗?

  冀惠彦:对,一个冲锋舟大概10个人,我们当时是10个人。

  主持人:具体什么情况就给翻了呢?

  冀惠彦:冲锋舟按道理讲,一般是比较安全的,所选的那个驾驶员也是技术非常过硬的,也是千锤百炼非常优秀的操作手,但是当地的地质环境比较恶劣,余震也不断,所以说给水上运送兵员产生很大的障碍,由于塌方使水库中间这个航道变窄,另外再一个不断的余震又使这个石头,塌方的飞石经常往下落,也给船的航行造成困难。另外再一个一有余震就有大量的浪涌,我们在等船的时候,大家明显可以感觉到余震,完了以后水和浪就过来了。

  主持人:各种情况就有,要么余震,要么塌方,要么水情不熟悉,但是当时你们具体的情况是不是也现在也不知道,当时。

  冀惠彦:当时就是我们所有的采访活动都在很宽阔的地方完成的,我们也知道进入水情比较复杂的时候,应该让操作手全神贯注的操作,不能妨碍操作手,还是要安全第一,所以在水面比较开阔的时候我们该采访的采访,该出境的出境,现场报道都完了,这时候船进入S型的一个狭窄的航道,余震发生了,这个时候水面上其实也是很多漂泊物,像一团一团的树枝,很多东西在水上漂着,操作手在缝隙里面走,突然余震发生以后,我们就看到两边的山上开始滚石头,冒起一阵一阵的烟尘,这时候我们知道余震要发生了,船还不敢太加速,要在漂浮物的堆里面,因为一点的漂浮物就容易把螺旋桨给缠住,这样就非常危险,所以在空隙里面走,当时我就注意山上的石头滚,突然一转头,就有一米多的浪就打过来了,船翻了,船上的10个人都落水了。

  主持人:有多深?

  冀惠彦:大概10几米深?

  主持人:您基本上在前线里面的电视记者里面,55岁,应该是年龄最大的记者了,应该差不多吧!至少中央电视台是,可能别的战士会水穿着救生衣,这个都安全。

  冀惠彦:上船的人必须要穿救生衣。

  主持人:您是游出来的?

  冀惠彦:船翻了以后,当时就考虑摄像机,我赶紧问我一起的记者,成都军区的记者站的,他叫曾和平,我就喊他,我说摄像机呢?他说我还抓住着,我说你一定要抓住,我准备游过去帮他,他说你不要过来了,他还力争把摄像机从水里举起来,但是试了几次发现不行,太沉,因为他还要过来,好在来来往往的冲锋舟比较多,完了附近的冲锋走赶紧靠过来把我们都救起来了,我们船上十几个人造成的损失有多大?摄像机报废一个,一太比较高级的专业照相机报废一个,所有人身上带的手机全部报废了。

  主持人:那个照相机现在也是,当时也拿着吗?

  冀惠彦:照相机他一直举着,但是举着的过程中也被水淹了一下,最后看还是报废了。

  主持人:人遇到生命危险以后,本能反应就是重物就要扔掉,实际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听了很多故事。

  文静:而且我听说他们上岸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磁带晾干。

  冀惠彦:当时我们就想先到达映秀,走一走这条路,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对,特别是我们像跟着部队走,要把这个情况要向观众做一种传递,让观众知道,部队向震中地区进军的过程当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让大家都知道,作为记者这是他的职责,但是摄像机被水淹了,淹了之后我们再跟着部队走去做记录,做一种传递的功能就没有了,所以我们当时就想尽快的回来,当时操作手跟我们说,咱们要不要回去,我说先不要回去,因为人都上来了,咱们还是按照正常的要把这些部队的同志给送到西岸去,让他们尽快加入汶川去,另一个在西岸还有大量的受灾群众等着转移出来,这个船有两种任务,一个是把部队运上去,再一个把受灾的群众转移过来,我们本来想跟着部队走,但是摄像机被水泡了,肯定不行了,这样我们就选择和受灾群众一块儿回来,回来我当时的想法就是看看这个磁带能不能保住,如果磁带能保住,就是我记录的这一段部队从水路进入汶川的情况我还可以给观众做一个介绍,所以我们赶紧回到成都,找了一家维修店,让他们赶紧看一看机器和带子的状况,当时维修店三个技术员放下手里的活,知道我们刚从前线过来,赶紧看摄像机,摄像机明显的不行了,带子据他们的经验在水里泡了7、8分钟估计也不行了,但是他们说咱们再试一试,完了把带子取出来,把带子取出来用镜头纸擦开,用吹风机吹,然后在太阳底下又晒了一会,然后又卷回来,又装到带子里面去。

  主持人:播出了吗?

  冀惠彦:播出了,当天晚上新闻联播就播出了。

  主持人:您参加过很多的像伊拉克、维和,这一段录像带应该是在你保存的资料里面应该非常珍贵吧!

  文静每天回家都痛哭

  邹健:冀主任,这边网友已经有很多了,有的网友听了您刚才说的这个事情,他说咱们这回记者赈灾的报道,说经历的包括死亡的危险已经不亚于军事记者了,说是非常感动,有一个山东的网友,他说这种敬业和献身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主持人:实际冀主任就是军事记者是吗?两个身份,一个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一个是军人,这回在前线四种职业最可爱,教师、白衣天使、军人,军人应该在第一位,记者。您占了两个,摄像机也应该收藏,中央电视台要是不收藏,可能革命军事博物馆要收藏了。

  文静:冀主任这次回来瘦了7、8斤。

  主持人:文静谈谈你的感受。

  文静:因为冀主任他们是第一批去的,而且我们是最早连线的,14号大家都在关注水路,那个时候我们跟观众一样,大家心里有一个最急迫的问题,为什么进不去?所有人都想知道,震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究竟人怎么样?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最期待的就是能传回来前方的信号,哪怕声音信号都好,当时走水路那个时候是最可行的方式,所以我们连线的时候,知道冀主任那个时候一落水,并且余震还在发生,去到第一线的都是我们的同事,对他们的安全都有担心,后来他在电话里面给我们描述了当时的一个具体情况,他说余震在发生,大块的石头就形成很大的浪。并且那一天晚上岩松连线完了以后,他说永远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冀惠彦都会像一个年轻的兵,这是由衷的一种感慨,能说到他的状态。大家可能会留意到我们每次和前方记者连线的时候,第一个问题一定要问你到底在哪儿?你具体的位置在哪儿?其实这个位置不仅仅要传递给观众,我们的记者在哪儿?我们接下来的现场了解的是哪里的状况?更主要的是我们要知道他站在废墟旁、山体旁,我们心里知道,他站在这个位置上会面临什么样的危险。

  冀惠彦:每次跟家里连线,主持人都会提醒我们一句,注意安全,千万保重,所以我们在前方的记者听了心里也热乎乎的。

 [1] [2] [3] [4] [下一页]

网友评论
共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

       还可以输入 25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