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风火墙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3日 15:28  金黔在线

  我住在镇远古城已有几十个春秋。每当清晨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矗立的高墙。出门上街,抬头看见的还是同样矗立的高墙。几十年穿行在高墙丛中,游弋在高墙底下,与这些伟岸而沉默的庞然大物面见面见相视,朝夕相处,久而久之便不知不觉地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愫,近乎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

  这些高墙为何让我动情和依恋?它们绝非现代楼宇那千窗百孔、直插云霄的华丽墙体,也不是钢筋混凝土或水泥沙石建造的简陋围墙,而古时留下的一道道高大坚实、形状奇特的骑马式风火墙。它像一座座无言的竖碑,记载和见证着镇远从古至今的沧桑岁月和历史进程。

  风火墙以碎石铺底,基糟深固。出地表数米的墙脚用方形细钻青石料安砌,在平整的墙脚石基上建筑立面高墙主体。墙体材料为本地优质粘泥经民间土窑烧制而成的泥砖。砖呈瓦灰色,长方形,尺寸一致,厚薄均匀,两面光洁,柔韧相同。有的砖面上阴刻有墙主姓氏,数百年后的今日仍清晰可见。砌墙技艺高超,方砖立砌,构成盒状,外实内空,互为依托,工整美观,形如连环。用糯米石灰搅拌成浆勾缝粘连,溶为一体,牢固坚实。民间俗称此墙为盒子墙。盒子墙最低10米,最高达30米。高墙顶部砌弧线马鞍形多层小青瓦徽檐。墙头翘角凌空欲飞,墙檐下和端口处彩绘山水田园、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装饰图案。昂首仰望,高墙结构新颖,造型奇巧,雄浑古朴,蔚为壮观。因高墙酷似马鞍,如天然屏障,能挡风防火,故古建学称之为风火墙或骑马式风火墙。

  镇远城里碧波荡漾的潕阳河穿流而过,北岸府城和南岸卫城隔河相望,对峙辉映。听几位耄耋老人说:解放前镇远府卫两城的每条街巷全是排列整齐、高大密集的风火墙,数量至少有七、八百道。经过建国后半个多世纪的旧城改造,反复拆建,盲目整容,一批又一批风火墙在一阵阵随意和狂热的城建风潮中纷纷倒下,化作滚滚尘烟永远消失。令人欣慰的是,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吹散了昔日的阴霾,拯救了遗存下来的最后一批风火墙。如今,尚有两百多道风火墙依然屹立在北岸府城石屏山南麓居高临下的那片古城重点保护区内,尽情展示它们独具神韵、气势恢宏的雄姿风采。

  我所讲述的风火墙并非孤立无助,独挡风雨。其实,道道风火墙都与房屋建筑相依为伴,命运关联。在石屏山下,它们用挺拔的身躯组成若干方形或梯形四合大院,院内拥有供人聚会朝拜的寺庙馆祠和居住生息的私宅府第。它们同一个个雅致精美的石库门楼,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石板巷道,自然和谐、相得益彰地融合在一起,构建一座别具一格、神秘莫测、内涵深邃的堡式传统建筑的迷宫。在舞阳河畔,它们列队林立,和千家万户的民宅店铺紧扣链接,形成一条两侧屋宇错落有致、中间地面青石生辉的长廊式步行古街。毋庸置疑,这由风火墙串连构筑起来的古堡式迷宫和长廊式古街,在黔中大地是独一无二的,在神州大地也是罕见的。毫不夸张地说,风火墙就像坚不可摧的道道脊梁,撑起了这座湘黔要塞、滇楚锁钥上的千年古城。

我要评论 _COUNT_条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金黔在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