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宽频 > 电视台节目 > 福建省广电集团新闻评论部 > 正文
从北京看西岸:连战祭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14:33

  《连战祭祖》

  嘉宾:全国台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杨毅周

  ——主持人: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从北京看西岸》特别节目,我是李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偕家人的首次福建祖地之行,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活动,就是回到祖籍地漳州龙海马崎社村寻根、祭祖、扫墓,也许观众朋友从中央电视台和福建东南卫视的直播中看到了连战一家祭祖的全过程。我们的记者也在现场并且发回了一个报道。

  ——放像:(字幕:2006年4月19日漳州市龙海马崎社村)

  马崎社村可以用“两多”来概括,其中的一多就是乡亲多。听闻到连战回到马崎社村,回乡谒祖,十里八乡的乡亲都非常的高兴,他们都赶过来。就在这个宗庙附近的这些楼房上都站满了乡亲,大家都在争先地找一个好的位置,来目睹连战荣誉主席的风采。另外一多就是记者多,因为连战先生这是时隔多年头一次回到福建回乡谒祖,这样一个举动就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媒体记者,正在进行自己的工作,也包括了台湾中天卫视、包括东森卫视还有TVB的一些同仁都在这边进行采访。可能大家关注的视角都各有不同,但是马崎社连氏宗祠是大家共同目标的一个汇聚点。我身后就是马崎连氏宗祠的所在,现在连战先生正在带着他的家人在里面拜谒祖先。

  现场:拜宗祖,一拜,二拜,三拜;收香。

  ——(与宗亲座谈)中国

国民党荣誉主席 连战:俗话说“人亲不如土亲”,这次回到大陆,我也走访了很多地方,这里的百姓对我是非常亲切。但是今天来到漳州,来到马崎,因为是连氏宗亲,这个感觉不一样,更加特别。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 连战:允许我要讲一句话,那是去年到西安的时候,小孩子讲,现在应该轮到我讲了:连家的列祖列宗、爷爷啊,我回来了,我终于回来了。

  ——主持人:好,重温了连战先生在福建漳州马崎社村的祭祖情景之后,我们回到演播室,演播室我们请来了全国台联政策研究室的杨毅周副主任,杨主任您好。

  ——杨主任:你好。

  ——主持人:连战先生的祭祖整个仪式,大概就一个多小时不到两个小时,那在这个过程中给您留下印象最深是哪个场景?

  ——杨主任:我觉得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连战主席用闽南话跟老乡交流的那种情景,其实这反映了一个东西就是说,这次连主席回到了家乡,祭拜自己的祖先,实际上这个祖先不仅是连主席的,是他整个家族的,而这个地方也不仅仅是连氏一家,它其实是台湾大多数的人都是从福建闽南这个地方过去的。

  ——主持人:确实当时当地的老百姓是非常真心的来欢迎他,而且这个感情又和其他地方的人还是不一样的。

  ——杨主任:对,这个贵客应该说是他整个家族的荣耀,所以他们的欢迎是特别的热烈,特别的真心,也特别的兴奋,特别的高兴,这是一个;第二个,当然因为连氏家族到台湾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一段期间,连氏家族很少回到自己的家乡。

  ——主持人:连战自己的话说342年没有一个人回来,就是他。

  ——杨主任:没错,所以他的回到家乡祭祖实际是完成了他的连氏家族列祖列宗的一个愿望,这样子的话,就把整个他的340年的历史又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重新把这段历史连续起来了。

  ——主持人:我们看,因为到祖籍地寻根问祖不是连战的一个个人行为,其实是他家族的一个行为,他的女儿连惠心、儿子连胜文、连胜武都来了,包括他的亲家人都来了。

  ——杨主任:对,所以呢,我觉得说他这一次跟前两次不太一样。(前两次)他是到西安去祭黄帝陵,还有是到自己的母校,祭自己的祖母,到沈阳祭自己的外婆等等这些,那么这次祭祖是完全不一样,一方面它当然是一个反映了连家这种血脉相连这样的一个历史;另一方面,其实它也反映了整个台湾的老百姓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现象,因为这个祭祖,这个是台湾老百姓是经常在做的事情,他们用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根在大陆。连战这次的祭祖,实际上是回到台湾大多数老百姓最初来源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说他这次的祭祖,可以体现了台湾相当一部分的老百姓,他的一种心情,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

  ——主持人:我看他在祭墓的时候,虽然是象征性地锄一下草,但是他真的是带了一捧土,铲了一捧土,然后收起来,我觉得他铲完这捧土回到墓前面的时候,情绪是和他之前在祠堂里面的情绪是不一样的,明显是感觉到很激动。

  ——杨主任:对,因为这是自己家乡的土,这里埋葬着自己的列祖列宗的灵骨在这边,他能够今天有机会把自己家乡的土带回到台湾去,这个将会成为他们在台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就是这个是从自己的祖地来的泥土,这也是他们根所来源的地方,所以他在看到这个泥土的话我想他应该有非常非常强烈的那种亲切感。

  ——主持人:而且心里的情感应该比较复杂的?

  ——杨主任:因为说实在这么多年了,一直也没回来,他不仅是300多年来第一个回到自己的家乡来祭祖,而且从他开始,带回去的土会继续下去,他的子子孙孙都不要忘记自己根从何处来,所以我觉得他在当时祭词里头讲的也是非常好:一方面是要缅怀自己的祖先,向后看;另一方面还要继续发扬光大,把自己祖先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主持人:这个场面里面,很有意思的一个就是,他去西安的时候不是有个小姑娘说“连爷爷,你回来了”,他自己用了这句话,在仪式进行过程中,他说“连爷爷,我回来了,我终于回来了。”

  ——杨主任:对,用这种很

幽默,很风趣的这种口气讲,给人家更深刻的印象。因为当时他到西安的时候,“连爷爷,你回来了,你终于回来了”这个成为台湾最流行的一个手机铃声,手机彩铃,所以他用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的高兴心情。

  ——主持人:正是这种敬祖、爱乡、崇本的同胞情感,让连战先生终于回到了福建祖地,我们来看一下他第一脚踏上福建故土时所发表的感言。

  ——放像:(字幕:2006年4月17日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 连战:头一次要回到漳州来寻根来祭祖,这是我们连家多少代的人都希望能够做的事情。过去一方面当然山川阻隔,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因为时局,所以很久很久连姓的子弟们都没有能够完成这个心愿,所以今天我来到这里,心里面感到非常的高兴。台湾和福建可以说是“青山一道共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都是血同缘根同宗,台湾80%以上的人都是来自于泉州、漳州,所以我想这种密切的关系是大陆其它省份其它地区所没有的。

  ——主持人:就像连战先生所说的,以前台胞想要回来寻根问祖,有的时候是很艰难,有的时候甚至是无法达成这个愿望,所以他讲这段话还是挺让人有感触的。

  ——杨主任:对,因为实际上台湾海峡虽然不宽,但是想回来一趟,要来祭祖,其实非常的不容易。所以我说台湾大多数老百姓都希望能尽快直航,因为直航能非常方便的来往,这是人之常情,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感情,他们需要过来,来这里看一看走一走,要这么不方便,费这么大的周折,都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这种困难其实是挡不住台湾老百姓要回到自己的祖先的所在地来祭祖,所以我觉得说,连战的这个话,他主要是想说,其实两岸之间这种血脉相连,血浓于水的感情是无法割断的。

  ——主持人:确实像您所说的那样,每年的清明前后,都有很多台胞不顾舟车劳顿,千里迢迢他也要回到大陆来寻根祭祖。像今年的清明节我们有一个统计数据,清明节前后几天,经由港澳转机来到福州的台胞每天500人,经过“两马航线”直航到达福州每天也有上百人,由此可见一斑。

  ——杨主任:我觉得说,这个应该反映的是两岸之间这么密切的血缘关系,其实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切割开来的,不管地理空间的变化,还是人为的设置的各种障碍,其实都挡不住两岸之间的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

  ——主持人:在两岸经贸论坛的时候,连战荣誉主席曾经说到,这次两岸经贸论坛其实也可以再起另外一个名字叫“截弯取直工程研讨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反映现在它这个现状?

  ——杨主任:连战主席讲的也是大多数台湾老百姓所盼望的,早日能够截弯取直,早日能够直接过来,实际上从台湾到真正他自己原来的祖籍地,现代交通工具也是半个小时之内就能完成的事情,可是由于人为的原因,就要绕了一大圈,花了七、八个小时才能到,这对大家来说是觉得非常的不理解,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为什么人的这种常情没法得到体现,没法得到尊重,所以我觉得说在这一点上,应该是大家共同期盼两岸尽快的直航,这样子使得两岸的亲情就能够更加的融洽。

  ——主持人:敬祖、爱乡、崇本,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我们希望浅浅的海峡不再成为两岸同胞的咫尺天涯,不要再让像连战先生那样的许许多多台湾同胞返乡祭祖的愿望成为一次艰难的旅途。好,非常感谢杨主任来到演播室参与我们的节目,也感谢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收看本期节目,明天请继续关注我们的《连战先生福建祖地行》特别节目,再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进入宽频论坛】【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福建省广电集团新闻评论部专题
 相关链接
  关注新闻背后 凸显评论特色2006年04月27日15:44
  特别节目《两岸合作中的福建因素》2006年04月20日15:40
  2005年福建省广播电视新闻奖评奖揭晓2006年04月19日18:34
  《东南新闻眼》:台湾人才大陆求职2006年04月15日00:21
  《东南新闻眼》:台湾人才跨海找“婆家”2006年04月13日19:54
  《东南新闻眼》:洪卜仁 情系闽台缘2006年04月12日19:42
  《东南新闻眼》:厦大 搭起两岸相知桥2006年04月11日20:42
  《从北京看西岸》:关注福建林改2006年04月07日20:20

欢迎联系我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E-mail:bn@staff.sina.com.cn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