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宽频 > 电视台节目 > 福建省广电集团新闻评论部 > 正文
郑邦明:平凡之中见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11:13

  ——预告片:

  一名默默无闻的挑砖工,却接济十多位孤寡老人;危难当头,他挺身而出,先后三次救人,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同期:(荆福生)社会不会也不应忘记见义勇为者。

  敬请关注本期人物郑邦明:平凡之中见精神

  ——演播厅: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新闻启示录:人物志》。今天我们要为您讲述一位从柘荣农村到福州打工的共产党员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这是一个靠卖苦力谋生、月收入不过几百元的农民工,却接济了十几位孤寡老人。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危难当头,他挺身而出。在他平凡的一生中,先后三次救人。今年7月25日,他在福州鼓山镇远东村,为救一位落水的大妈,不幸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位英雄的名字叫郑邦明。

  (荆福生慰问)

  ——放像:

  2005年7月30日中午,福建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荆福生利用周末时间,顶着炎炎烈日,特地前往郑邦明妻儿暂住的出租屋慰问。在对57岁的挑砖工郑邦明生前的英雄事迹作进一步了解后,荆部长对老郑舍己救人的精神高度赞扬。

  ——同期(荆福生)

  (三平精神)

  ——放像:

  (字幕)2005年7月25日,福州市鼓山镇远东村

  2005年7月25日,受台风影响,福州市连降暴雨,河水猛涨。当天下午5点左右,在福州市晋安区远东村,一个看守公厕的大妈,到河边挑水冲洗厕所,不小心失足落水。

  ——同期:(目击者 刘茶亭)

  (带四)031803 老头(郑邦明)在这里 守庙那老太婆在那里取水 水位刚刚是那个下坡的地方

  (闪白)切取水位置的画面(闪白)

  他就看到老太婆下去了 他去救人也没有说一声 就直接下去了

  (闪白)切下水的模拟(加速)(闪白)

  031803那个老郑啊的一声 我就坐着马上站起来 他两个人在河心挣扎

  ——放像:(闪白)

  当时,郑邦明冲过去想要救起那位落水的大妈,不料也跟着滑进了水里,河水很快将两人淹没。(闪白)

  ——同期:(目击者 刘茶亭)

  (带四)031803看到那老头和老太婆在那边,那头发一浮一浮两个人

  ——放像:

  工友老刘看见后急忙四处呼救,并寻找竹竿试图救人,然而无济于事。当村民和110问讯赶来时,老郑和落水的大妈都已不幸溺水身亡。

  ——同期:(海峡都市报记者 方传柳)(前入贴搜救的画面)

  (带六)173026当时现场人非常多 去的时候第一具尸体已经捞上来了 就是郑邦明的尸体

  173214我知道他很平凡 因为旁观的人里面得知他是一个很平凡的工人 但是在这边的时间很长 是一个很好的小市民的角色 很想了解他一些情况 但是在场没有一个人能告诉我就是有关郑邦明进一步的资料

  ——放像:

  老郑是一位普通的搬运工人,靠给船家卸货挣点小钱养家糊口。平日里工友都管这位热心助人的老汉叫老郑。至于他的真实姓名、来自哪里大家都一概不知。

  ——同期:(工友)

  034917我们在这个村里住了很久 这个人是好人

  ——同期:(目击者 刘茶亭)

  (带五)034203他是个好人 我刚来的时候 船上的工友打架 老郑去劝架 把砖头砸在老郑的头上 当时老郑晕过去了 老郑满头都是血 然后大家停下来都没打了 没打了我们叫他去上药 老郑说不要不要 大家都是打工的人 穷人都不容易 等下我去敷点药膏就可以了 去了三块钱 还是自己花

  ——同期:(工友)

  040455现在每次挑砖想起老郑 以前老郑不好排的地方他都自己排 以前干活排头不好排 他都站在前面 远一点的他挑

  ——同期:(工友)

  (带六)171641我刚出来那年 我不会挑 他教我挑 教我怎样挑 怎样担砖 他担过去叫我们少担一点

  ——放像:

  一直等到第二天上午,老郑的堂弟来找郑邦明借自行车的时候,家人才知道了老郑已经死了。原来,老郑的妻儿也在福州打工。为了节省开销,夫妻俩尽管都在一个城市,却无法生活在一起。为了省去每月80元的房租,老郑就住在河边的庙里。这个用木板隔出了一个小房间,就是老郑住的房间。平日里,老郑就在附近的码头搬运砖块。一担两百多斤的砖挑一个来回只能赚6毛钱。

  ——同期:(郑邦明的妻子 刘月仙)

  (带四)031046这个一个砖头几厘几厘挑挑 给我儿子女儿他们养大读书 他今天孩子都成人了 他自己走 你说会不会伤心 一分钱一厘一厘就是这个担子积起来的

  ——放像:

  老郑的妻子租住在福州市中心的一个车库里。为了节省往返的路费,常常是隔上两三个月,夫妻两才能见上一面,而这时老郑便会把挑砖赚来的钱拿上来给妻子。老郑的钱包十分地特别,每次,老郑都会把用完的盐袋子洗干净了,然后把钱折好用砖拍平,工工整整地包好交给妻子。

  ——同期:(郑邦明的妻子 刘月仙)

  (带二)171016他的钱包他从来他的钱都是这样子 两毛的也有 一毛的也有 好几个钱包 一千的一包 五百的一包

  ——放像:

  就是这样一个省吃捡用、靠卖苦力谋生的老汉,平日里对他人却异常的大方,经常帮助在福州打工的老乡。

  ——同期:(郑邦明的妻子 刘月仙)

  (带一)164620老家人要回去了 这个钱没有拿来 人家就说邦明我今天要回去了 没钱怎么办 那我这里先拿给你 他自己的钱先拿给他 然后他那个钱没人拿啊 我又骂他 你是为什么呢 你天天都讲自己做得这么辛苦 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那天晚上刮台风的时候 他还在外面挑砖

  ——解说:

  老郑去世后,大家才知道,这位舍己救人的老汉还是一个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在党员证上面,写着入党时间是:1973年2月。

  (黑起黑落)

  ——放像:

  老郑英勇献身的事迹传回老家宁德市柘荣县徐庄村,小山村为之动容。村民们争着要来福州送老郑最后一程。听说记者来徐庄采访,许多年迈的老人都纷纷向我们讲述了老郑这个好心人的故事。郑开连今年80岁了,是村里的五保户,每次老郑回来都会来看他,给他塞些生活费,帮着买买米,做些家务。

  ——同期:(五保户 郑开连)

  老郑自己都很困难,他还来帮助我,给我买买米。刚开始我不要,他说,没关系没关系。我年轻,还有体力。你年纪大了,干不了活。

  很难过,坐那哭了,都没有吃什么东西。

  (特技过渡)

  ——放像:

  眼前这位蹒跚而来的老阿婆如今已经是87岁的高龄了,老人家叫吴金山,至今还住在一座岌岌可危的木屋里。有次台风来的时候,是郑邦明冲到阿婆家背着她先到自己家里避避雨。每次回来,郑邦明也一定会到老人的家中看看老人,给老人些钱,陪着老阿婆聊聊天。听到郑邦明出事的消息,老阿婆已经独自坐在家中伤心难过好几天了。

  ——同期:(受助人 吴金山)

  (带七)014453我三天只吃了两顿饭 吃不进去 煮了饭但是吃不进去不是说就觉得可惜 他一点都不输我亲生的儿子

  ——放像:

  作为一名党员,郑邦明在村里人的心目中更是有着不一样的地位。1992年,正是他带头组织村里人修建了徐庄小学,让村里的娃娃有像样的教室可以上课

  ——同期:(村干部:郑邦雪)

  (带八)182539我们现在学校老师很感激 郑邦明 他个人没钱 家庭困难的情况下他都向亲戚朋友借五千块钱为了我们这个学校

  (带八)182434他说他也没读过书 走出去出门也很难 为了培养下一代出一点力吧

  ——解说:

  村民们还告诉记者,老郑在家乡的时候也曾经两次救人。28年前郑邦明曾经搭救一位被电击的小伙子郑梅容。当年郑梅容不小心碰到了掉落的电线,当场被电击倒。此时郑邦明正好看见了,他马上冲上去救人。人虽然没救下来,但是他的亲人还是非常感激老郑。

  ——同期:(死者郑梅容的亲戚:郑加顺)

  (带八)180822当时就是在这个地方 在这个地方救他的(白闪)

  (带八)180853郑帮明救他的时候 抓他的脚 还给电打了一下甩了好远 (180522当时他救人自己还晕了过去,没办法,后来拿个生姜,按我们农村来说就是拿个生姜还要泡那个开水把郑帮明救活了——备选同期)

  (带八)181005(当天晚上)听人家说郑帮明救人死掉 谁都不相信 全部都起来 在我们村里的店铺上 谁说郑帮明死掉 没有一个人相信 他说这个好人死掉那怎么办呢

  ——解说:

  不仅仅是郑梅容。1974年,老郑在河边锄草,看到一个同村女子吴爱兰失足落水。他立即冲了上去,把她拉了上来,救了吴爱兰一命。30多年过去了,说起老郑,吴爱兰还是感激不尽。

  ——同期:(搭救人:吴爱兰)

  (带九)015511大水来了 有两三米高 我正在洗草 没有防备 整个人都滑了下去

  (闪白)接个简单的模拟画面

  (带九)015511他看见我掉下去了 他说大水来了 有人被冲走了 他自己跑下来 一把拖住我 把我拖到岸上 拖到溪畔上

  (闪白)接个溪流的空镜

  015622:他救我我整天都念着他,幸亏有郑帮明,我整天都在感谢他。我命是他救的,生命只有一次,他把我救上来,我现在心里面整天都很难过。我这条命是他救的,他现在人没了,我心里会想他,没他救我,我就没命

  015948:被救农妇哭

  ——放像:

  郑邦明的英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搜狐网新闻人物专栏也特地挂出专题,许多网友也纷纷发表评论。有个网友说,“尽管现实生活中少了一个英雄,但是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应该从此多一份英雄气概”。

  ——同期:(《海峡都市报》社长 谢晶思 )

  (带六)172222做好事不容易救人就更不容易 救一个人不容易三次救人就更不容易 最后献出生命就更加的不容易 所以我们觉得闪光点就在这里

  172304当时我个人看到这条新闻以后 心里感到很震撼 因为我们觉得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很需要这种正气 很需要这种平凡人中的不平凡的精神 如果我们的社会这种精神占大多数 这种正气占大多数 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大家才能达到和谐共处 也就能够实现和谐社会的目的

  ——放像:

  郑邦明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发生后,社会各界纷纷前来慰问郑邦明的家属们,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个普通的挑砖老汉的敬意。

  (配乐:《爱的奉献》)

  +见义勇为基金会看望的镜头:同期声

  000639:老郑同志虽然很平凡,但是很激动人心的。我想社会上很需要这样的见义勇为的精神

  000818:郑邦明已经走了,但是他的精神仍在,我们会发动社会各界向他学习

  ——演播厅:

  追思英雄的生平,我们看到这位长年生活在社会最基层的共产党员,不管是在家乡当农民,还是外出打工;无论地位如何卑微,生活如何艰辛,他都始终牢记着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尽心尽力地履行党员的应尽职责,默默地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做着一件又一件好事。位卑不敢忘忧国——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正是那种“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让我们记住英雄的名字——郑邦明。

  好,感谢收看今天的《新闻启示录:人物志》。下期节目,我们再会。



评论】【进入宽频论坛】【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福建省广电集团新闻评论部专题
 相关链接
《东南新闻眼》:泰宁旅游“握拳出击”2005年08月16日20:09
《东南新闻眼》:为了不该忘却的纪念2005年08月15日20:05
法官巧断家务事2005年08月15日16:07
从北京看西岸-泉州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下)2005年08月12日20:28
航天英雄杨利伟亲临福州为航天展揭幕2005年08月12日18:04
《东南新闻眼》:泉州 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2005年08月11日19:53
与杨利伟零距离2005年08月11日12:52
杨利伟并非神人2005年08月11日12:49

欢迎联系我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E-mail:bn@staff.sina.com.cn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