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农民办公司“门槛”降低
(同期声)吴加龙:就3万可以注册。
农村经营体制重大改革
(同期声)莆田市副市长 陈金扬:181305对农民合法、规范、公平、平等地建立市场主体创造了一个平台。
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身份证”
尤国亮 黄少雄
(演播室)1、大家好,欢迎收看《新闻启示录》。7月4日,对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清前村种菜大户吴加龙等三位农户来说,是个好日子。这一天,他们所在的三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了莆田市工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这也是福建省首批拥有企业法人“身份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淡黑过渡)
短片1、
(解说):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清前村家家户户都靠种植蔬菜为生。吴加龙是村里的种植大户,今年,他种了40多亩苦瓜,收成很好。
(同期声)204039记者:40亩,今年总共收成多少
吴加龙:总共收成将近三十万
记者:卖了三十万块
吴加龙:对,收成了三十万左右
记者:投入有多大
吴加龙:投入大概10万多一点,那今年收成算是最好的。
(解说):吴加龙所在的合作社里有300多家农户,除了他自己种的四十亩苦瓜,其它农户们的苦瓜也都由他统一收购销售。
(同期声)183951会计:从7点左右就开始了。
记者:到现在收了多少
会计:差不多一万多斤
(同期声)吴加龙:190447最多的有一百部车。一部十多吨。最多的一天一千多吨。
(解说):再过十来天,田里的苦瓜就采摘完了。对于下半年要种些什么,刚领到《营业执照》的吴加龙有了新的盘算。
(同期声)204645吴加龙:这个叫红丹,它比较硬,货架期也比较长,可以达到40天。
记者:那这个投入的成本可能要比较大。
吴加龙:要比较高。它这个种子比较贵。亩产,种子差不多要多花400块。
(解说):吴加龙说,他不仅要把原来40多亩的苦瓜地全部种上高品质的西红柿,而且还多租了100亩地,扩大种植规模。
(同期声)204811记者:那你以前也可以种这个
吴加龙:以前不敢,以前我们没有搞出口的,都是搞内销的,它市场价位不高。没办法去种植这个高品质的品种,高投入的。
(解说):以前不敢种,是因为没有销路。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变成了公司,销路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拿到营业执照后的第五天,吴加龙就马不停蹄地去找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签下了下半年西红柿的购销合同。
(同期声)200532闽中有机食品公司董事长 林国荣:以前我们大概就是说我可以给你提供信息,今年我们大概会收多少,一般没有跟他们签订合同。他们农民,我们跟他签,这很难。
(解说):闽中公司是国内知名的蔬菜加工外销企业。虽然公司就在莆田,离清前村不到30公里,可是在以前它却很少和吴加龙这样的当地种植户打交道,主要的原因就是村里的农户没有法人资格。
(同期声)200724闽中公司懂事长 林国荣:现在他们成立完以后也就变成公司,跟我们并肩发展,他发展我也发展。200437他种,我生产,老外来销,这一条线很快就连起来。这是最好的。
(同期声)205139吴加龙:其它农户还想通过我这份渠道,去栽高品质的品种。我本村庄的下半年种这个高品质的品种,有500亩以上。
记者:现在初定的保护价是多少
吴加龙:保护价一公斤不低于一块六,如果市场价高于保护价,它跟市场价照样浮动起来。
(解说):为了有更好的销路,吴加龙还准备给自己的蔬菜申请一个商标,“龙大”。这在他们村里还是新鲜事。
(同期声)210231记者:你是搞包装的
包装商:对,我搞包装的。纸箱包装的。
记者:那以后,它那个商标就要打到纸箱上面去
包装商:对对,用这个商标打上去。这个宣传可以打到全国各地去。
记者: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做。
包装商:这个接下去就开始做了。
(同期声)194209吴加龙:大概在11月份,在福州绝对可以看得到“龙大”商标的蔬菜。
记者:我们可以吃得到
吴加龙:绝对可以吃得到。
(淡黑过渡)
(演播室)2、王刚: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是本期节目的记者尤国亮,小尤,你好。
记者:王刚,你好。
王刚:这些农民为什么会想到要成立专业合作社呢?
记者:很多大商家、大超市收购农产品的时候,都是要求大批量的,不可能一家一户进行收购。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所以农民们就自发地联合起来,进行统一的种植销售。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莆田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近300个,会员1万多人,带动农户4万多户。
王刚:数量还不少,涉及面也挺广的,而且也挺正规的,他们也有了营业执照,还有商标什么的。
记者:这也是给市场逼出来的。原先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营业执照,没有市场法人的资格,结果在进行市场经济活动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也让他们吃了不少的亏。
(淡黑过渡)
短片2、
(解说):李汉章也是清前村的一位村民。去年,他和村里的不少农户都在地里种了青椒。
(同期声)203203李汉章:有个外商到这里来是口头合同,他说一块三准备在这里收。那一块三不算高,但也可以赚一点点。
(解说):就在李汉章满心欢喜地等待着能有个好收成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外商以担心农民种植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为由,单方面停止了收购,造成青椒价格大幅度下降。
(同期声)203300李汉章:他收了两柜,他就不敢来,最后跌到五、六毛,他还是不敢来。
记者:那你们有没有打超标的农药啊
李汉章:没有,现在都没有,现在一般都是打那个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没有什么毒。
记者:那后来就是由一块三,跌到了五、六毛
李汉章:对啊
记者:那你们岂不是亏了
李汉章:对啊,当然没有钱赚,去年青椒,一般都没有钱赚。每家每户都没有钱赚。
(解说):由于与客商只是口头约定,并没有签订相关的购销合同,所以对于这种单方面毁约,李汉章他们也无可奈何。
(同期声)203507李汉章:他就是说没有什么法人代表吧,不让你签,这个没有办法。
(解说):对于这件事情,村里的很多人还记忆犹新。
(同期声)210840村民:就是后来他不收购,我们联系他,也联系不起来了。
记者:那后来怎么办呢
村民:后来,我们就是把这个事自己处理掉。我们感觉吃亏很多。
21093记者:大概损失了多少钱
村民:损失了好几万块。
(解说):没有法人这个“身份证”,就意味着在市场中,农民们不但无法平等地与商家直接签订合同,而且一旦发生纠纷,他们也无法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同期声)荔城工商局局长 卓新昌:214621这个给我们触动很大。就是说必须要引导我们工商职能,把农村这一块促上去。通过这一块我们办照,使农民合法权利得到保护,同时农民以后就是一个合法的法人地位。
(淡黑过渡)
(演播室)3、王刚:在农村,像吴加龙、李汉章这样的种植大户为什么不自己注册一个公司,获得法人资格呢?
记者:其实,他们以前也不是没想过。但是以前注册一个有限责任公司需要50万的资金,这个“门槛”对农民来说太高了。
王刚:那就需要调整相关的政策规定才能实现了。
记者:对 ,今年7月,省工商局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促进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十三条意见》。就是这些措施帮助了吴加龙实现了愿望。目前,莆田市工商局也积极出台相关的优惠措施,并在我省率先为农民合作社办理营业执照这个市场“身份证”。
(淡黑过渡)
短片3
(解说):吴加龙有注册公司的想法已经很久了。今年7月,省工商局降低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注册门槛,由原来规定的50万降低到3万。
(同期声)吴加龙:起先是我堂弟跟我讲有优惠,要不要办证,我说行啊。后来第二天,我们镇工商局所所长派了两个人来,他说真的有这么回事,就3万可以注册,成立一个公司。我要办,他说行。
(解说):为了鼓励吴加龙办理营业执照,区工商局还派专门的工作人员上门指导服务,并在办理手续上实行全部免费。
(同期声)吴加龙:193616连坐车都不用花钱。只花了40块买印的钱。
(同期声):荔城工商局局长 卓新昌:农民需要做的就是,提供这个资金证明、身份证、企业的章程、公司的章程,这几块。
(解说):7月4日,吴加龙领到企业营业执照,成为了我省首个获得执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
(同期声)吴加龙:这个愿望我想了很久了。
(同期声):荔城工商局局长 卓新昌:农民办照手续完备,我们保证在24小时内把照办好。
(解说):卓局长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更快更方便地办理营业执照,他们现在还设立了绿色通道。
(同期声)荔城工商局局长 卓新昌:我们办完了执照已经有十三份,每天都有20个人左右来咨询。
(解说):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企业营业执照,莆田市工商局局长蔡德海认为这样做有具有重大的意义。
(同期声)莆田市工商局局长 蔡德海:220019它的意义在于第一确定了它的市场主体资格,就是有了经济户口,通俗说就是给了它身份证,第二就是获得了与其它市场主体平等的竞争地位。
(解说):在把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向市场上,工商部门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要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健康发展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更多优惠措施。
(同期声)莆田市荔城区区长 陈国林:181926 我们要很好来协调政府的其它相关部门在贷款方面,税费征收方面,跟其它各个环节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和方便的服务。
(同期声)莆田市副市长 陈金扬:181305这个是农村经营机制上又一次重大的改革。对农民合法、规范、公平、平等地建立市场主体创造了一个平台。
(淡黑过渡)
(演播室)4、王刚:别小看了发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这张营业执照,它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意义可不小呢。
记者:对。政府出台的促进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这一系列措施,被认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掀起了农村经营制度的“第二次革命”。
王刚:这样一来,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像是千帆竞发的船队,遇上了顺风顺水,可以勇闯市场的海洋了,咱们的市场经济也将风生水起,更加活跃了。
记者:这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有了市场“身份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之旅”也并不一定都是一帆风顺的。
王刚:那又是为什么呢?
记者: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像蔬菜这样的农产品是不用再交税了。但现在成立公司之后,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特别是按照相关规定,公司必须交纳相应的税收。这无疑又给农民增加了负担。目前当地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下一步准备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协商解决。
王刚:如今,方方面面都在关注“三农”问题,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这些措施的出台本身就是一种体现,只要它有利于农民、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相信会在各方的扶持下,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好,感谢尤国亮,感谢收看《新闻启示录》。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