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正春风》漳州:打造台商投资密集区(下)
——演播间:
记者(李明):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大型系列深度报道《海峡西岸正春风》今天我从漳州来到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北京演播室和您见面,并且请来了一位嘉宾,中国商务部经济合作局局长李荣民。我是李明。连续两天我们在《东南新闻眼》栏目为您介绍了台商投资福建漳州市的态势,我们可以看到对台经贸合作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漳州发展的最主要动力。而当前两岸关系中的一大热点就是两岸的农业合作问题,漳州是福建农业最发达的地方,也是全国最早开展对台农业合作的地区,那么现在漳台农业合作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先看一个短片,了解一下。
——放像:
漳州与台湾两地的农业生态环境相似,气候、地貌、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农产品结构以及作物生长节律基本相同,漳州拥有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国家农业科技园、中国绿色食品开发单列管理市等四大政策平台,从而造就了两岸农业合作成为漳州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到目前,漳州市累计批准台资农业项目827个,涉及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农业上下游产业、农业观光休闲等领域,合同利用台资11.5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7.1亿美元,均占福建全省农业利用台资的一半以上,占全国的1/10以上。同时,漳州市还多渠道引进台湾农业良种1500多种,引进先进技术50多项、先进设备3000多台(套),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专业生产、规模经营,加快了漳州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带动52.3万家农户增收15.5亿元。 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过程中,漳州名副其实成为台湾农业外移基地和台湾农业科技信息示范、辐射的窗口。
——演播间:
记者:我们看漳州农业的发展,已经和以往的农业不是特别一样,变化还是挺大的,您怎么看这种变化?
李荣民局长:这种变化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水平提升。因为通过对台开展农业合作,从台湾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农业品种,使得漳州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产品及其制成品的质量和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也形成了产业链条。对台开展农业合作,中央也非常重视,这对于密切两岸的经贸关系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记者:中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作为台商投资农业的密集区,对加强这方面的合作,漳州也有一些新的想法和举措。
——放像
何锦龙(漳州市市长):丰富闽台农业合作实验区的内涵,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把台湾的一些经验引进来,把它的加工企业引进来,把它的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方式引进来;创立农业综合开发园区,争取设立闽台农产品自由贸易区,首先设立台湾优质水果批发市场。
——演播间:
李局长:漳州发展对台经贸合作,我们认为有明显的区位、人文、环境和政策的优势,发展空间很大。漳州提出的这四个方面,不仅仅是立足于在农业方面,也包括休闲游、还有与农业相关的其它的一些项目,毫无疑问,这对于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对于拓展农业以外的其它领域的合作和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记者:现在漳州农业产业化的程度不管是在福建省,还是在全国来说都处于前列,这样成果的取得,是工业化带动的结果,而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立市”,正是漳州想要达到的一个目标。
——放像
按照“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漳州市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奋起直追,着力培育“4+3”产业体系,也就是食品、机械、材料、能源四个主导产业和电子、医药、家具三个重点产业。2004年,漳州市规模工业企业首次超过一千家,工业税收首次突破2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达到漳州1999年以来的最高点,其中规模工业产值、工业品产销率、工业品出口交货值、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财政收入这五项指标增长速度位居全省第一,显示漳州已由传统农业大市逐步向工业化转型。
何锦龙(漳州市市长):这几个产业当中,现在能够起重要支撑作用的台资非常显著,比如说食品加工业,主要是台商投资企业;机械行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灿坤;从材料加工业来说,比如统一马口铁、海景钢铁;能源工业就更不用说了,王永庆老先生在我们这里投资的华阳电厂,是中国最大的台商投资企业,在我们的能源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现在台商投资在我们漳州,已经成为我们漳州“工业立市”的基本体系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演播间:
记者:这次我们在漳州采访的时候,跟何市长交流的时候,他就半开玩笑的说,你们不要老是看到我们农业,其实我们的工业也是发展的相当不错的,看了这个短片,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漳州实施“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确实是很有成效。
李局长:漳州的工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过去漳州是传统优势农业的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水平不是很高,因此它的竞争能力显得比较薄弱,毫无疑问,发展工业不仅仅是在于增加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提升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使得它更有条件能够反哺农业,能够支持农业的发展。
记者:从农业向工业转化是很多地方都走过或是正在走的路,您觉得对于漳州来说,应该怎么做,有哪些经验是漳州可以借鉴的?
李局长:从农业转向工业化,目的主要还是要提高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水平,合理布局,构建产业优势和产业集群,要引导鼓励民营资本办企业,要培育新的增长点。
记者:现在福建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作为闽南金三角中重要的一角,对于未来的发展,漳州有着清晰的定位。
——放像:
何锦龙(漳州市市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把闽台合作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来,那么在这个总体构想当中,我们漳州要寻找自己的定位,那么首先是漳州的对台优势,所以我们要构建两岸经贸合作基地,第二个我们的农业有优势,那么我们构建这个优质食品供应基地,再一个我们这里有港口的优势,有厦门湾这个市场的优势,我们来构建新兴的制造业基地.这三个基地就形成我们漳州生态工贸港口城市的一个主核,也使这个生态工贸港口城市纳入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布局里面. 所以现在有很多台商看重这个地方,这就说明他在投资总体印象上的思考。
——演播间:
李局长:漳州市委市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过程当中,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思路,应该说思路还是很清晰的,方向也是明确的,漳台两地的经济互补性很强,经贸合作基础非常深厚,潜力也很大。据我了解,比如说像华阳电厂、天福茶庄等台商企业的发展,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记者:漳州的这个位置确实很特殊, 它的对面是台湾,它又处在厦门和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当中,现在就有一种“特区边缘效应”的说法,您觉得呢?
李局长:有相对的比较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漳州在闽南金三角目前发展相对比较弱后,通过加强和周边一些开放城市和特区包括对台的合作,毫无疑问,这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缩小差距,协调发展。
记者:我看到过这样一个统计,说是在全国的地级市当中,漳州的台资企业列第三位,仅次于东莞和苏州,那对于漳州今后的发展,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李局长:漳州要超过东莞和苏州,成为台商投资最多的一个地区,这个魅力很重要,吸引力也很重要,这个魅力和吸引力它是软硬环境结合,既要营造吸引台商投资的硬环境,更重要的还是软环境,我相信如果软环境营造好了,它的魅力会增强,吸引力会大大地提高。
记者(结语):在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宏伟蓝图中,漳州已经画上了浓墨重彩地一笔,他们有清晰科学的发展思路,也有积极作为的实干精神,特别是漳州作为台胞最主要的祖籍地,着力发挥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优势,努力提升漳台更紧密的经贸联系,使漳州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实至名归的闽南金三角将坚定地矗立在海峡西岸。下期节目我们将关注闽西革命老区福建省龙岩市的发展思路与态势,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海峡西岸正春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