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叔:我的极致是三年做一个故事然后卖十年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00:00/00:00
当前音量:0%
Loaded: 0%
19:16
  • 复制视频网址
  • 拷贝调试信息
  • V11220.210521.03

视频加载失败,请查看其他精彩视频

按住此条可拖动

综合 - 热门视频

正在加载...请稍等~

视频信息

0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5日21:11 来源:新浪财经

简介:

  “简单,再简单一点.“是乔布斯对苹果产品提出的核心要求,所以,从密码指令、指纹指令再到人脸识别指令,简单成为了驱动手机技术不断迭代的动力。

  简单比复杂更难,商业世界尤是,创业者常常对自己的产品有着各种各样的表达欲望,如何从杂乱无章的表现欲望之中梳理出一个清晰的逻辑,则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体验感。

  但这或许是凯叔王凯最擅长的事情,在央视任职的8年时间里,凯叔讲了8年的《财富故事会》,他最擅长把别人的创业经历,以及他们所经历的那些艰辛和苦难,面对财富时候的不同抉择,讲述成一个个趣味横生的小故事, 并在这个过程中,一波三折的命运转折和心灵体验里,都埋藏着节目想要传导的健康的财富观,也让这档有积极态度的栏目成为了央视财经频道的黄金栏目,一直长期占据着1240这个午饭黄金档时间段,口碑不凡。

  2013年,已经讲了2000多个创业故事的凯叔,从央视辞职,微博留下“问心而生、随性而活”的潇洒公告,也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除了取得的成绩,还有刻在身上的烙印。

  过往的经历沉淀成了凯叔身上独特的特质和优势,他总是能够化繁为简,再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用了短短四年时间,用极致主义,把凯叔讲故事打造成了亲子领域里最大的IP,新浪财经《生逢大时代》今天带来的,是凯叔王凯的创业故事,期待他的创业故事,能为你带来思考。

  创业四年才拿到B+轮融资

  今年3月,凯叔讲故事“正式对外宣布完成B+轮融资1.56亿元人民币,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期。

  B+轮的顺利融资,背后是凯叔讲故事在用户数据增长曲线上的出色表现,今年以来,用户数直线上升,从两年前的400万一跃增长到了2000万。

  成立于2014年的凯叔讲故事,创业第四个年头拿到B+轮融资,曾有一段时间,凯叔在创投界,这个速度并不快,甚至有点“龟速”。

  张泉灵是凯叔的朋友,从央视辞职后,进入创投领域,她习惯从投资人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见面互怼是两个人表达友情的一种方式,张泉灵常常“怼”凯叔:“你发展这么慢,你不着急吗?”

  “为什么前两年发展这么慢,而今年用户数却有一个直线的上升?”玩笑过后,凯叔自己在复盘的时候也在考虑,用户曲线如此增长的深层原因:“体验产品的是孩子,但是手机消费都是妈妈,孩子听一两天不会觉得这个孩子跟别的孩子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听一年、两年,就会发现孩子的词汇量不一样了,妈妈发现了变化,才会去推荐。“

  这种推荐所带来的口碑效应不容小觑,从去年开始,凯叔讲故事的用户数量爆破式增长。

  “其实也不是不着急,着急没用,就只能把东西做好了,把产品做好了。“凯叔笑着说:”前两年,就算我们的市场培育期吧,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现在我们的用户已经验证了自己的成长。“

  没有选择让自己的产品成为“快消品”,凯叔的偏执也让企业的拐点如期而至。

  跟之前三年时间内只拿到A轮融资不同的是,B+轮之后不久,就已经有新的资本和机构在迫不及待的询问C轮的时间。

  用爆款产品炸开市场缺口

  “创业之初我特别自信,觉得一张嘴就能制造出好产品,后来发现根本不是。尽管讲了2000多个创业故事,但是凯叔坦言,创业该踩的坑,他一个也没能避免,唯一的区别就是知道坑在哪里,是个什么坑而已。

  从央视辞职之后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凯叔用彼时兴起的脱口秀节目形式试过水,在其他卫视频道执过麦……直到后来,在一次次给女儿讲故事的过程中,凯叔观察并记录下女儿的情绪节奏,并把自认为一天中讲的最好的故事放在微博上分享,迅速聚集了大量的粉丝关注,凯叔才真正找到了“问心而生“的方向。

  2013930日,凯叔开通了”凯叔讲故事“的公众号,开始只是隔天发一个语音录音,但用户却越来越多,20144月,凯叔带着两个小伙伴,租了一个两居室,开始正式运营”凯叔讲故事“,进军亲子领域。

  但是,凯叔决定入局这一市场的时候,这个市场上早已经硝烟弥漫,有交互式虚拟陪伴起家的小伴龙,以儿歌切入市场的贝瓦,还有早教内容生产商宝宝巴士,这些行业先行者早已经站稳脚跟,并把视线投向了更大的版图。《凯叔讲故事》这一初创品牌,虽然自带拥趸与名人光环,但想要瓜分蛋糕,面临的竞争和挑战压力不小。

  作为亲子领域里的后来者,如何才能在市场上攻城略地?按照常规来讲,这是作为一个创业CEO应该要考虑的问题,怎么才能顺利拿到A轮融资?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标签究竟在哪里?

  但凯叔跟别人不一样,最初他连A轮融资都是拒绝的,他一心想做一个可以卖的出去的音频产品,然后自负盈亏。

  后来,在好友牛文文(创业黑马董事长、黑马学院院长)的建议下,凯叔接受了黑马基金450万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有了这个最初的创业基金的支持,他跟两个小伙伴一头扎进去做《西游记》。

  这一扎就是三年,这位CEO埋头写文案,如何讲才能让孩子听起来无障碍,什么时候加成语合适,什么时候加哲思,孔子、庄子、老子、墨子、韩非这些中国早期的思想明珠,是不是可以把它带到《西游记》的故事当中去铺陈……凯叔写了三年,写了整整70万字的文案,又觉得太长,删到40万字,变成了面对孩子们的音频产品。

  《西游记》上市之后,由于精良的制作水准,让这个产品像一记重拳一样,把这个市场砸开了一个缺口。凯叔讲故事的其他产品,通过了这个豁口涌入市场,豁口也被越拉越大, 紧接着,《声律启蒙》、《三国》、《神奇图书馆》、《365夜》等叫好又叫座的产品通过这个豁口快速涌入,逐渐渗透,四年时间里,凯叔讲故事成长成为了亲子领域里最大的一个IP

  蓝海是80-120分的市场

  无疑,《西游记》这部产品对凯叔讲故事是意义非凡的,不仅仅帮助凯叔讲故事敲开这个市场大门,更让凯叔确信,只有简单、极致才是产品竞争力的最高壁垒。

  此后推出的音频产品,都沿袭了《西游记》“慢工出细活儿”的品控标准,凯叔把它们总结成一个公式:“极致的儿童内容=快乐+成长+穿越。”

  快乐被看做是第一基石,寓教于乐是最高明的教育手段。

  成长是企业使命,凯叔希望能够让孩子因为你而成长,越走越高,帮他走到那个他自己都不相信可以达到的位置,搭建属于他自己的成长轨迹,所以他会花很多精力去研究,几岁的孩子要加入什么样的内容,比如成语,比如诗句甚至古文。

  穿越就是在打造产品之初,就要想到要让这个产品能够卖10年甚至20年,一定要发现能够穿越时间的价值,并把它放大。

  目前,凯叔讲故事上线的付费产品,每一部作品的研发周期在半年以上,而这个研发完成仅仅是代表着第一集可以录制,可以更新,可以上线,真正完成作品,还需要至少一年半的时间。

  凯叔说,这个时代其实已经不太存在蓝海了,但是红海是一个维度,所有的激烈的竞争都是在5080分当中竞争。在这个领域人最多,如果你给自己定个目标是120分的话,你只要把产品做出来你会发现视野一片开阔,你敢把自己逼死的人身边都是蓝海。

  高于市场的平均制作水准的产品理念,帮助凯叔开到了一片大蓝海,他目前遇到的最大的竞争,是自己产品之间抢夺用户流量的竞争,比如凯叔推出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神奇图书馆》之间的竞争,不过对于掌控了整个赛道的凯叔来说,这是他喜闻乐见的事情,因为有竞争,才能敦促产品做的更极致。

  爆款IP+多形态商业化

  凯叔融资慢,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作为一个早期创业公司,凯叔讲故事早已经自负盈亏,他或许并不差钱,这在创业圈,也属于一个“异类

  很多成立三、四年的创业公司,还垂死挣扎在烧钱换流量、但流量难变现的怪圈之中,凯叔就用一个简单的逻辑化解掉了。

  音频产品不同于实物,是一种可以一次性投入且长期收益的产品,成本支出可控,新增的用户消费就是收益的叠加。

  假如,一部音频作品能够卖10年、20年,不断地产出优秀的产品,那么,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横向上产品和用户积累越来越多,纵向上时间积累越来越长,无论在横向收益还是纵向收益上,凯叔讲故事都能够保证不断涌入的现金流,这或许才是驱动公司良性运转的现实动力。

  B+轮的融资公告中,凯叔讲故事同时宣布,会逐步形成“爆款IP+多形态商业化”的成熟商业闭环。

  企业发展到现在的状态,凯叔正在逐渐从一个“创作者“的身份抽出一部分精力,成为一个创业者”,去生态化的运营企业,凯叔造物、凯叔优选都是围绕着“凯叔这个大的IP衍生出来的商业形态。

  旗下凯叔造物项目,今年推出了一款凯叔学习桌,沿袭“慢工出细活”的做事风格,用231天,做了一款集多功能柜、书架、画板为一体的凯叔学习桌,一上线就破百万,每次上线,每次销售额都破百万。

  各种商业的生态尝试还在延续,变化的是商业形态,不变的是凯叔对于极致用户体验的要求。

  一切概念都不是空穴来风,在看似由概念驱动的商业潮流之中,那些只会用概念来包装自己的企业最终成了泡沫,而真正掌握了概念精髓的人,成为了洪流。

  在“极致主义”大肆流行的这些年, 凯叔是少有的对自己所追求的极致产品有清晰定义的创业家,凯叔所说的极致产品,跟雷军说的专注,任正非说的力出一孔是一个道理。

  凯叔讲故事马上要乔迁新居,从3个人的小工作室到300人的大团队,扩容还在继续。凯叔说:“我们成立4年,新办公室是第5个办公室。“

  然后他突然摸了下自己的光头,眸中似有星辰闪烁,他说:“45个办公室,其实发展也不算慢哈,就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了。“

  是的,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想成为独角兽的年代,或许只有怀着一颗极致之心,才能熬出属于自己的伟大。(文/新浪财经 王芳)

0条评论|0人参与我有话说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