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王兆星称中国实施巴Ⅲ不会受别国影响

按住此条可拖动

财经 - 热门视频

正在加载...请稍等~

视频信息

0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0日15:57 来源:新浪财经

所属专辑:2012新浪金麒麟论坛

简介:

  新浪财经讯 2012新浪金麒麟论坛于11月20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次论坛主题是:“新周期中的经济改革”。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王兆星在“金融业的监管与开放”主旨演讲中表示,美国和欧盟相继宣布将推迟巴塞尔Ⅲ标准,我个人认为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不会受个别国家这样一个推迟的决定,可能会坚定不移地来实施新的国际标准。

  王兆星:

  各位朋友、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下午好!

  非常容幸再一次参加我们新浪的年度论坛,今年已经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五个年头,马上要进入第六个年头了,由此可见这场金融危机延续之长、影响之广、所造成的影响之深刻,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那么我们也都在反思,这场金融危机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深刻的教训。我们应该从中取得哪些重要的启示,由此来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经济和金融改革,进一步推进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来确保我们的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更加安全,来防范危机的到来。

  关于这场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启示目前讨论很多,我想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教训和启示,尤其对我们金融业,金融的管理者和金融的监管者来讲,可能尤其重要,尤其深刻。

  启示一:其中一个教训其实就是金融必须始终地要服务于实体经济。

  我记得在我们大学的教科书当中就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原理,那就是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映和反作用于经济。尽管金融已经成为当今现代经济的核心,但也没有丝毫的理由可以推论金融可以脱离实体经济。所以我们不能允许金融搞自我创新、自我循环、自我膨胀,最后形成严重的金融泡沫,形成金融对经济严重的损害。

  启示二:那就是金融危机不仅会给我们的经济,同时会给我们的社会,甚至给我们的政治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它会造成经济的衰退,造成高失业甚至导致政府的下台。

  所以由此给我们的重要教训就是,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金融的安全,为此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强化对金融体系、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这场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不能仅仅靠市场的调节,不能仅仅靠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不能仅仅靠金融机构的自我治理,更不能仅仅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型。金融监管者必须承担更重要的责任,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要真正成为金融体系的安全保卫者,要做到及时地发现风险、及时地识别风险、及时地提示风险、及时地控制风险、及时地处置风险,来确保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进而保证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也正是在这样两个重要的启示和教训之下,国际金融组织和重要的国际金融机构,开始启动了新一轮的国际的金融监管改革。所以我接下来也想就此机会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当前国际金融监管领域所展开的六个方面的重点的改革,这些重点改革都涉及到如何来进一步促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如何进一步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进一步增强金融体系的效率和功能。

  首先当前国际金融监管领域开展了第一个分析的改革,就是进一步加强银行支付能力和清偿能力的改革,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巴塞尔三,要重新建立和统一资本的监管标准和流动性的监管标准,来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的杠杆效率,来进一步增强银行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银行体系吸收损失的能力,为银行体系的安全筑起一道坚强的堤防。

  国际金融监管领域的第二个方面的改革,正在推进的是进一步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有效的监管,来认真地解决大而不能倒的问题,来降低金融道德风险和金融系统性风险,来切实保护存款人和纳税人的利益。

  所以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银行委员会,专门确立了针对全球系统重要性和国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框架,包括要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机构实施额外的资本监管要求,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金融机构实施特殊的信息共享机制,同时也要求系统重要性机构要建立有效的业务的恢复、风险的处置等有效机制,同时要加强国际各个国家和地区监管当局的监管合作,来有效地实施对这些具有全球业务和全球重要性机构的有效的监管,来以此防范系统性的风险,防范道德风险,来保护纳税人。

  当前推进的金融监管领域的第三个方面的改革,那就是进一步加强和不断地完善,金融宏观审慎的监管体系,来进一步增加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性,来进一步丰富金融宏观审慎的有效的工具,来切实有效地防范金融的系统性风险。

  那么宏观金融审慎监管的有效工具包括要实施逆周期的资本的监管、逆周期的风险准备金的监管、逆周期的资本杠杆的监管,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的协调,要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跨行业、跨市场、跨国界、跨区界的传染和蔓延,来切实防范系统性危机的发生。

  所以建立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也已经写入了我们金融改革的重要的议程,目前人民银行正和相关部门来加强合作,尽快建立这样一个有效的宏观审慎的监管体系。

  当前正在推动的国际金融监管领域的第四个方面的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界定、识别、规范、监管和风险的有效处置。近年来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的金融性业务发展很快,他们既是金融创新的结果,也有效地补充了正规体系对金融服务提供的不足,那么有效地改善了金融的服务效率,对调节资金的供求、增加金融服务的供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些不受任何监管或很少受到监管的这些非银行、非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也带来了风险的严重积聚,一旦发生失控也完全可能会形成系统性的风险,甚至会威胁到整个银行体系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所以在进一步推动金融创新来不断改善金融服务的同时,国际社会也在寻求建立一个更有效的监管框架,来确保这些所谓影子银行的金融活动得到有效地监管,来切实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

  国际金融监管领域第五个方面的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包括高度复杂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交易规则、机制的改革。在当前这场金融危机之中,过度的金融创新、过度的金融资产的证券化、过度的金融衍生工具膨胀,最后造成金融风险的失控、市场的崩溃、流动性的崩溃,那么应该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以由此我们吸取教训,同时也要加强这方面的改革,那就是要对所有的,特别是那些复杂的金融结构性产品、金融衍生性产品、金融的证券化产品,对他的风险的结构、对他的交易结构、对他的清算机制,以及对流动性和资本的要求,都要进行系列的改革,来包容这些产品的创新,金融交易能够安全、稳健地进行,一方面来促进金融市场的活跃,提供更多的金融投资工具,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来防止它的自我膨胀和防止金融泡沫的形成。

  当前正在推动的金融监管领域第六个方面的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消费者、存款人的保护。在存款零售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以及市场交易业务之间,要建立有效的隔离墙,要建立起有效的防火墙和栅栏,来优先保护存款人,提高金融产品的标准化和透明度,来充分提示金融产品的风险,来真正实现公平、公正的交易,来严惩那些诱导欺诈的金融消费者的行为。

  所以在美国、英国都建立了这种金融存款的零售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自营业务、代理业务等等,要进行有效的隔离和栅栏,来优先保护公众存款人,来有效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以上是我想跟大家介绍的,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在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和启示之下,当前正在启动和推行的,在国际金融监管领域的六个方面的重点改革。

  第三个问题我想重点讲一下中国已经完全融入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已经成为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组织的重要成员。那么当然也有责任和义务来参与、推动当前的国际金融改革,同时也在这场国际金融改革当中不断地改善我们自身的金融体系的安全性,来提高我们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来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大家最近已经看到或听到,美国监管当局已经宣布他们想延期实施国际资本监管、延期实施巴塞尔三标准,欧盟也可能步其后尘,相继宣布将推迟巴塞尔三标准。中国政府和中国金融监管当局,作为国际金融社会的重要成员,我们已经承诺要积极参与和积极实施国际金融改革。我们在今年的六月份已经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我们的资本管理办法已经正式发布。我个人来讲,我认为中国实施巴塞尔三标准,实施这些国际新的规则,不仅仅是为了履行业务,也不仅仅是为了达到这些国际标准,我认为更重要的它是考虑了中国的国情,要更加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不会受个别国家这样一个推迟的决定,可能会坚定不移地来实施新的国际标准,这是因为我们在研究、制订、实施这些标准过程当中,我们在努力寻求,也努力去做到在实施国际标准过程当中,能够实现最好的这样六个方面的结合,来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

  第一,要把提高资本要求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施这些国际标准,来更有效地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因为“巴三”它是对国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实践、风险管理变革当中的一个集中的总结,从巴一到巴一点五到二点五到巴三,它不仅仅是一个资本充足水平的变化,资本结构的变化,它更多地是体现了一些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体系的重大变化、重大变革和历史的进步,它应该说吸收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和先进的成果,所以通过实施新的资本标准,来推动我们的商业银行充分地学习、借鉴、吸收和把握最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而提升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水平,提升在国际的竞争力。

  第二,我们在实施国际标准当中,也在试图努力做到要把推进实施国际新标准与支持中国的实体经济紧密地结合。而更重要的是对于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来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所以我们在设计新的资本标准的过程当中,我们考虑了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结构,考虑了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的结构和业务结构。设计了在国际标准的框架下所允许的我们对风险的判断和资本的要求,以实现既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水平,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安全的保障能力,同时也不削弱和影响中国银行业对中国经济的支持,使得中国经济能够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和较快地发展。所以在资本的结构、资本的水平,特别是有关风险系数的安排方面,充分考虑了中国银行业自身对实体经济需要的支持。

  第三,我们也在试图、也在努力寻找、努力实现,要把实现国际标准、履行国际业务,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银行业的实际出发,来借鉴、学习国际监管的最佳实践,要根据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结构、业务结构,我们的商业模式,以及对中国经济的支持的要求,来合理设计符合国际资本标准要求的中国版的、中国化的新的资本监管标准。

  第四,我们也努力寻求、努力实现,把推动新标准的实施与促进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业务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优先考虑来推动中国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中国银行业不可能再继续保持过去这样20年、30年的快速的贷款的增长、快速的资本的积累、高速的盈利增长以及它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也必须要借助资本约束的强化,借助风险管理要求的强化,来推动中国银行业,切实地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式,来切实地优化自己的资产结构,来面对当前的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经济增长放缓,那么要面临着利率的市场化、要面对着资金的脱媒,要面临着利差的缩小和盈利的减速,这些新的挑战必须要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式,转变自己的业务发展结构,来实现在创新当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在实施新的国际标准过程当中,我们试图也努力想实现,把提高资本质量、注重资本的内源积累与鼓励资本创新有机地结合,而更加注重资本的内源积累,更加注重资本的质量,更加注重提高资本的吸收损失的能力,更加注重资本对约束,银行的扩张和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考虑到中国资本市场的现实,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的这种现实,那么中国银行业也必须不断地补充新的资本。在这方面我们一方面鼓励商业银行更多地用自己的利润的流程,来实现内源的积累,同时我们也充分利用国际监管标准所提供的空间,来鼓励商业银行进行新的资本工具创新,来补充附加资本、二级资本的要求,所以我们不久将发布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也通过市场化、商业化来推动商业银行更多地进行资本工具的创新,为活跃资本市场,同时来补充资本的需求。

  最后我们在实施新的资本过程当中,我们也在努力尽可能来实现,把推进实施新的标准与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有效地结合起来,要把实施国际标准,把改善风险管控,把转变发展方式,把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最后要落实到促进中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要真正做到实施新的标准,不是削弱,而是更加有利于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国内的竞争力,以及它的国际的竞争力。所以也正是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所以我认为中国政府和政府金融监管当局,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来推进新的资本标准的实施,把它作为中国金融业改革、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维护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奇迹,而不会受某些国家由于国内的困难而推迟实施的影响,来进一步提升中国银行业在国际的话语权和国际的竞争力。

  那么说得不妥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各位。

 

评论列表,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