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宁高宁称中国企业家创新能力不足

按住此条可拖动

财经 - 热门视频

正在加载...请稍等~

视频信息

0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0日12:01 来源:新浪财经

所属专辑:2011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简介:

  新浪财经讯 2011年12月9日-11日,2011(第十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2012:制度进化与市场尊严”。视频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宁高宁发言。

  以下为演讲实录:

  宁高宁:尊敬的邵主任,尊敬的徐社长,一年一度《中国企业家》杂志给中国企业界的人提供这么一个机会大家相聚一下,一年的忙碌互相问候一下,交流一下,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我参加这个活动也很多次了,每次都很享受和大家的交流。今年我想说一个企业界反思的问题,因为每年开这个会都是处在北京比较冷的时候,我每次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下车进门刮大风。北京刚刚开始寒冷了,全球的经济也是开始寒冷,目前我觉得企业家的反思就变得非常重要。因为从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实际上当时整个全球,不管是政策制定者,还是企业界,反思基本上仅仅限于对华尔街高工资冒了一下,没有真正反回来去对金融和社会的关系、政策货币发行和经济产生影响。

  实际上,在过了没有一年以后,大家都以为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已经很好了。可是,一年多以后,就业没有上升,经济没有后续成长,又继续带来所谓的占领华尔街,引来了很多社会矛盾。

  再反过来看,今天又用了更多通过更多借贷、更多货币发行、更多债务累计这么一种方法,希望来继续治理前面因为过度借贷、过度金融创新所带来的矛盾。由此,大家更知道欧洲的危机随之而来。今天这个反思从企业界来说,我参加Asia的会议,我们做的实业企业不错,我们公司在成长,我们盈利也在成长,我们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在成长,为什么就危机了,为什么我们的股票就一半不见了,这个问题好象全社会应该有一个反思。

  金融和货币在经济社会中应该占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和起什么作用,为什么现在经济危机不见了,金融危机过几天就来一次,我想这个应该作为政策制定也好,企业界也好反思的一个主题。当然说回来中国企业界需要反思的就更多了,因为今天我们主题叫制度进化和市场尊严,实际上含义不言而喻,中国企业界,很多年以来都带着一种对制度不完美的意见和批评,对市场力量没有得到完美的百分之百的尊重。

  为什么今天这个题目要再提出来?我相信我们《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和大会主办方都非常清楚,非常好的用意,希望再来进行推动。但是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两面的,我觉得中国市场力量,或者说市场尊严,或者说制度进化,如果说还没有给中国的企业创造一个让大家更满意的环境,中国企业界本身是有责任的。因为中国企业界也相当成熟,在我们每个人心目中希望利用政策的不安分来创造机会,这种例子就很多了。我们这一群所谓的会议改革,回来往往受到制度影响被改革,被动使用这种政策,远远多过我们能够对政策有什么影响,刚刚邵主任讲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很多结论性的观点,也是十几年以来我身植于国有企业当中感受到的观点。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改革和困难?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否认中国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各个因素上从历史上走到今天,你说100年前、200年前,你知道中国为什么走到今天?如果你把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上某个国家进行相比,特别是某个层面你觉得中国是很不足的。但是,有一点今天在《中国企业家》的会议上我想说,中国企业界的影响力在中国之所以不够,我认为是中国企业界真正核心的创造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够,真正的改变了行业,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们生活的中国企业不多。

  讲到企业领袖年会已经开了10年了,10年前说这个话是要求过高了,10年以后再不说这个话要求过低了。我们有很多很好的低成本企业,很多很好的做地产的企业,也有很多很好的资源型的企业,一般生产型的企业都比较多,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很好的企业。比方说中国企业中在互联网、在中文使用上这种应用我觉得就是很好的,像华为(微博)也做得很好。我觉得中国企业应该向它们学习,而大量的群体基本上是处在一个相对来讲传统的、规模型的、成本型的、制造型的、传承型的这么一种经营之中。

  可是,作为企业来说创新型,创造型是任何企业家所有责任中的第一责任,去尽力保持这个企业运作和尽力去追随某个业务运作,本来这个东西都有了,这个电视机本来就有了你来第二个这只是一个生产者的责任,而不是一个企业家的责任。从这个角度说,没有这些真正的创造,中国企业再大,盈利再好,企业家的光辉也不会闪耀。

  我们希望政府来尊重市场、尊重制度、尊重企业家,可是中国的企业界的人真正履行了他企业的创造力责任了吗?中国文化中充满了做买卖的文化,中国搞企业就是搞买卖,买卖是一买一卖,充满了很强的贸易炒卖心理,没有长远的产业心态,没有技术成败,没有产品至上的心态,更没有建立宏大产业的雄心,这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

  我强调不是说每家企业,我只是说大的一个范围,当然也有很好的企业,不能每个都打一棒子。当然有人说中国企业家冒险性不够、创造力不够、原创力不够是中国大环境所造成的。在这里我举个例子,一个多月以前,好象就这个房间中粮商业地产业务在这开一个会,是请了商业地产里面最主要的,好象有那么一两百个租户,到年底了做一个答谢,或者说是交流会让我来讲话。当时那个牌子是竖那边而不是这边,当我上台的时候,我突然之间就把讲话变成了英文讲话,为什么?因为我一看前两排的人全是黄头发,让我非常吃惊。

  后来我才知道,因为那个商场里面从吃的,从麦当劳(微博)、肯德基(微博)、星巴克一串全是国外公司,从穿的来看一大堆也全是国外公司。当然有像苹果这样的公司,我后来发现有一个公司是北京卖服装几乎最便宜的一家公司,它并不是LV,并不是很贵的品牌,在北京几乎是最便宜的衣服。我突然觉得,原来中国的企业在做什么呢?真正在品牌上做什么呢?中国是制衣大国,当时纺织公司是第一位,盈利最大公司,现在当然不行了,现在衣服也慢慢开始,我这不说国内公司不好,他们都我们的客户,也都很好。

  当然,也有中国做衣服的企业,我只是说这个创造性,产业的创造性,产业建立这种能动性,持续性,最终品牌深入人心到民众生活中这么一种连贯性我觉得是不够的。如果今天我们说这个东西是我们做不来的,比方说我们做一个很高科技的东西不会做,今天我们说的是穿衣做饭的事,但是中国企业没有很好去把握,当然这也是一个批评,去把握创造一种品牌技术和产业,战略上来讲把握是不够的。

  所以,我觉得这是需要反思的,创造力在什么地方?说了半天,说说中粮。中粮本身更是一个传统的从贸易起家的公司,贸易公司变成一个实业公司,实业公司逐步面临一个产业集合公司,希望能做出一个品牌来,希望能够做出一个所谓的产业链有点创造价值的整体型企业来。但是,现在在做什么?中粮集团目前希望能够真正向着创新和技术去走,能够向着真正的营养健康去走,向着中国人的生命质量、寿命、减少疾病、提高活力、增强中国人的体质,在食品角度去走。

  中粮集团在一年之前成立营养健康研究院,现在有40多位博士进入里面,还有几位通过国家的千人计划。中粮希望通过这个全面提升公司大宗商品转向食品,而其中要有技术含量、营养含量,比方说“十二五”计划里面国家提出来要把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73岁提到74岁,他们研究了一下,这里面食物是第一位的。中粮集团能不能真正带有技术的因素在里面,带有研发因素在里面,带有真正提升生命关爱、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在里面,而不是简单的一种仅仅保障安全的产品,而是一种提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由此变成一个有技术推动的食品公司、有技术研发的食品公司、有提升人类福祉的食品公司,这是我希望中粮集团能够做到的。

  最后,在中国企业经历了这么多年成长磨炼之后,反思过来我们必须提出应该谨慎,大家都现实一点,谨慎低价竞争,谨慎跟随别人,谨慎投机,谨慎资源,谨慎追求规模,谨慎地产,谨慎金融,特别是衍生品金融,崇拜技术,崇拜研发,崇拜创新,崇拜产业,崇拜品牌,崇拜敬畏好产品,敬拜技术不断推动能力,崇拜有技术和推动的持续发展的好企业,这是今天我希望能够得到的反思,谢谢大家。

评论列表,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