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劳动力市场制度是保证企业和职工分享利益的重要平台

按住此条可拖动

财经 - 热门视频

正在加载...请稍等~

视频信息

0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2日15:20 来源:新浪财经《长安讲坛》

简介:

  新浪长安讲坛第55讲,长安讲坛总第186期,做客专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他演讲的题目是:“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新特征与新挑战。

  以下为演讲实录:

  第三个需要防止犯的错误,其实和刚才讲的梅佐乔诺现象有一点类似,但是它也跟我们更贴近,因为这些年我们很多经济学家也很关注,为什么日本从90年代开始失去了十年,然后过去这十年又失去了十年,最近我看到有一个报告讲的,日本很有可能进入了失去的第三个十年,他失去是什么原因?也有好多解释,有说泡沫的,这是最传统的说法,有说老龄化的。最近我们看到一篇文献,我觉得讲的非常有道理,即使不是全部原因,一定是有它的作用的,也就是日本在整个的失去的第一个十年中,它最主要的表现是全要素生产率的表现非常差,没有技术进步,没有生产率的提高,没有这些东西的原因,也不是别的,不是因为得不到贷款,是因为政府过度保护,保护那些应该淘汰的企业,保护那些应该消亡的产业。大家看总投入是在下降的,但是政府干预的部分,政府购买作为政府补贴投资的一种方式,它的比重在逐渐提高,因此在整个经济中,政府干预的部分,补贴的部分,保护的部分越来越大,相应的就导致了全要素生产率没有进步。

  还有一个需要警惕的是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上,忽视工人的诉求,忽视普通劳动者的诉求。这个当然用的是最近法国工人都开始罢工了,这也是一个例子,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上,工人们开始提出自己的诉求,但是我们首先要明白,工人提出这种诉求,是因为工人的状况越来越坏吗?其实不是。只有到了刘易斯转折点,工人具有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工资甚至都开始上涨了的时候,他的需求,诉求反而提高了。

  前不久有一个朋友从香港打来电话,说有人问他,为什么中国最近有大量的劳资冲突,还有罢工现象,偏偏都是外资企业,很多比较好的,比较大的企业,说有人怀疑,你们有什么阴谋,你们是不是挑动人家在这些企业闹事?给你一个迅速的回答,我们都是经济学家,我们看了一本书叫《退出、诉求、忠诚》,我们看看在刘易斯转折点到达之前,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有没有退出权呢?理论上有的,没有人拴着他非得给谁干,家里有承包地可以转移。但是他其实没有,因为他要提高收入,就业岗位又很少,因此他转移出去找到一个工作,非常愿意在那儿干下去,因为比他务农的收益还是高很多的。理论上说他没有退出权。没有退出权的情况下他敢不敢诉求呢?其实他不会的,因为不起作用,还可能被老板炒了鱿鱼。

  因此,他们没有系统性的诉求,没有系统性的劳资冲突,是有的,但是不是系统,不是全面的。但是到达刘易斯转折点以后,就业岗位多了,机会多了,工人和原来相比有了退出权,此处不满意了,换一个地方干,有了退出权以后他退出不退出呢?不一定。如果是一个血汗工厂,无名小厂他不满意抬脚走了再找一个,如果是一个还算比较有名的名牌企业,还是个世界品牌的工厂,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是不满,我对工资还是不太满意,工作劳动强度太大,我也不满意,但是就体现忠诚,它是指消费者我就喜欢这个牌子,尽管现在这个牌子处在不好阶段,我对他的支持我还支持。这个歌手这几个歌唱得不好我继续听他的歌,也不买盗版盘。我还是希望在这些大企业、国企、外商企业愿意干,我又不是特别怕被裁员,因此,这个时候我就更多的诉诸集体谈判也好,罢工也好,去提意见也好,各种方式,诉求。因此,劳资冲突,劳动关系事件多发不是状况坏,而是状况好了的一种必然表现。但是,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种劳动力市场制度,有一个解决劳资冲突的制度平台。这点很重要,有的经济学家说你千万别搞那个低效应,当然,我们一个象牙塔里的经济学家我很自然的得出谈判增加成本当然没有效率,但是你不搞这个东西,劳资冲突就不存在吗?不会的。

  我想举一对例子。左边是日本的经验,右边是韩国的经验,到达刘易斯转折点以后,收入分配改变。刘易斯转折点意味着从那个点以后,普通劳动者,低收入家庭收入上来了,也就具备一定的条件,刘易斯转折点是创造了有可能使得库兹涅兹倒U曲线到达顶点以后往下走,但是能不能让刘易斯和库兹涅兹见面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好的制度建设劳动力市场的制度。这两个国家是最有意思的,日本在60年到达了刘易斯转折点,但是到达以后,它的消费率还在下降,也就是说收入分配还没有迅速的扭转,但是十年以后,大家看1970年的时候,它就停止下降,就回转,而且以比较大的幅度提高了,也就是说它的收入分配的改善效果显示出来了。韩国到达刘易斯转折点是1978年,但是十年以后,它的消费率还在下降,还没有明显改善收入分配,再往后,一直到了80年代后期才到达底部,后消费率提升,但是提升的速度还没有日本快。一个十年,一个接近二十年,库兹涅兹转折点滞后于刘易斯的时差,日本一开始就有工会,每年叫春斗,把潜在的劳资纠纷放在一个会议室里,政府的官员、工会代表、企业家代表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在那儿斗争,最后形成工资集体的协商结果,最终推动了收入分配的改善。但是韩国1970年到达刘易斯转折点的时候,朴正熙执政,经济上创造了奇迹,高速发展,但是他们不允许工会发挥作用,还在压制工会,结果是没有一个好的制度形式来解决工人的诉求,来解决工人和企业如何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相应的也导致了社会动乱,并没有不让工会活动,也没有压制住老百姓提高工资的诉求,最后他在政治上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大家可以想想朴正熙的两次被刺,最后80年代后期终于刺杀成功了。因此,劳动力市场制度是保证企业和职工分享经济发展利益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平台,不要纯粹的像象牙塔的经济学家一样认为这个东西是不应该有的,如果有机会给有关部门提建议什么的,还宣传一下经济学的纯效益理论,我觉得这个有点太书生气了。

评论列表,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