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请稍等~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3日17:12 来源:新浪财经《长安讲坛》
简介:
这是我介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危机,重点介绍了美元怎么对付这个危机,这个危机的性质。其实现在全球都在调结构,现在国内学者更关心的是自身的结构,现在毫无疑问,资本主义国家是在调整,美国是在调整结构,美国的消费在下降,储蓄率在上升,它在加大对新能源、新技术的研究,它在调。现在中国怎么调结构是国内最关心的。
说到结构问题,有这么几句话,在“十二五”制定之前,争论比较多的就是保增长和调结构孰前孰后、孰轻孰重的问题。后来文件上做了妥协,把稳增长和调结构更好的结合起来,做了妥协。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越来越多的人们认为调结构更重要。我们现在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呢?现在一般人认为中国的结构知道是内需,内需主要是消费不足。现在代表消费的,一般大家用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率中国现在的数字是占GDP的35%,近几年来大体都在这个水平上,有时高一点,有时低一点,比发达国家平均低20个点以上。现在消费率这么低,大家慢慢的也有一个共识了,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收入分配的问题。收入分配严重不公正。所以,在中国的结构中间,中国是一个二元社会,大家通常讲城乡二元比较容易,内向经济、外向经济内外二元,有垄断和竞争二元,有政治和经济二元。但是现在从现象上,最为凸现的是贫富二元。
中国的社会结构从收入等级这个角度来看,像个什么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强教授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根据2005年人口普查材料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的社会结构如果按照它的等级,根据它的职业、等级、收入来判断,它更像一个倒钉子型。它既不是枣核,也不是橄榄型,也不是改革开放前的金字塔,而是一个倒钉子型。80%到90%的人是在这个横杠上,10%几的人在这个竖上。是这么样一个社会结构。
樊纲先生有一个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晓鲁博士2006年做了一个研究,他用非常特殊的办法做了一个调查,他说中国的收入统计严重不实,富人阶层大概隐瞒了3/4的收入没报出来。2006年做的调查是2005年的数据,3/4的收入是多少呢?是4万多亿。当时2005年的GDP大概是18万亿左右,去年已经达到33万亿。他根据调查的样本做了一个测算,他把城市居民分成十等份,最富有的10%的家庭人均收入和最贫穷10%的家庭的人均收入比,统计局公布的是9.1倍,王晓鲁先生的调查是31倍。如果把农村再加上,大分类10%,城乡一体按10分来分,最富有的和最穷的10%家庭人均收入差距,统计局公布的21倍,和王小鲁先生调查出来的55倍。
把这一块收入加上去,大概按家庭消费结构所得出的汽车的销售、房子的销售,跟当年整个全社会汽车、房子的总产量就吻合了。把这两组数字,统计局的9.1倍、21倍和王小鲁的31倍、55倍放到网上听听意见,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说后边的这组数据更符合真实。而且所有的认识更符合真实的90%以上的人认为还不够,当然网上往往反映的是比较年轻人的意见。根据他的数字,也是更像这么一个倒钉子型的结构。2009年大家最关心的是房地产,因为我们的激励政策,把房子给搞火了,两会大家议论多的是房子。我们看看我们房子的供给结构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呢?我们房子的供给结构,2009年像一个正钉子型的结构。建设部长说我们2009年一共盖了20亿平米的房子,但是公布的房地产数字商品房城里盖了10亿平方米,其中除了商品房以外,公共的住宅是8亿多平方米。这个数字是很难说的,后来总理说有200万套的经济适用房,一套假如按100平米算就是2个亿,如果按50平米算,就是1个亿,其实这里有很大一块经济适用房是不公布的,不在商品房的统计里,北京就不在里头。这200万套里,如果除了经济适用房给公务员以外,真正给城里一般的老百姓非公务员提供的所谓保障性住房有多少呢?大概就剩1000万平米。如果刨去特定的,在特定地区老工业去棚户区改造,大概保障性住房去年就是1000万平米。1000万跟10亿是1%的量,城里供给的房子1%是给穷人的。一般国家是多少呢?保障性住房体系占当年面积的50%以上,越是贫富差距大,这个比例相对高一点。差得太厉害了,就要搞两种房子供给体系,穷人的一套,中高收入的另一套,但是我们只有1%—2%所谓的保障性住房是给穷人的。所以,它像一个倒钉子型。很少的一点是为中低收入阶层。所以,社科院有一个报告,说85%的人买不起房子,这85%是包括城里的农民工的,叫做常住人口的。所以,85%的人买不起房子也是属于倒钉子型里这一杠里的,买不起房子,可是我们的房子供给是这种情况。
当然其实还有另一套供给体系,那就是政府不大承认的,老百姓自己搞的,或者是各级政府偷偷搞的所谓小产权房,老百姓的自建房,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统统有人把它归纳为小产权,这里有一块,这一块在市场交易中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禁也禁不止,质量差一点,土地很便宜,一般来说土地转让是拍卖的1/4以下,所以房子很便宜,挤的人很多。像深圳这样的大城市,这种房子还占总面积的一半左右。里头密密麻麻伸手,从这个楼就可以够到那个楼的窗户,就是这样,是政府大力要拆除的脏乱差的地方。
近些年来一些小白领,80后的非重点大学毕业的在城乡接合部,蚁居的和莴苣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两个,一个是倒钉子型,一个是钉子型,这两个型反映出很大的一个矛盾状态。
所以,中国的结构问题现在打头的,我们说城市化率,说服务业比重,说就业机会,说城乡二元,说财税结构,都对,但是现在急剧发展的最使人们忧虑的是贫富结构,是在重要的物品的供给上,这种正钉子和倒钉子尖锐的冲突、尖锐的矛盾。这是中国在未来十年能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得面对的尖锐的矛盾,怎么想办法解决。
比如曾培炎先生搞的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号称是中国最高层的战略智库,他的一个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先生,原来是中央研究室的副主任,现在退下来做常务副理事长。他最近在几个场合,公开的和内部的,包括最早在50人论坛内部讨论,他建议能不能把我们的居民消费力用三年的时间提10个点,用现在的35%提高到45%。我最近打电话问,怎么研究,有什么措施没有。他说现在发现有很多很富有的人老了,已经是白发老人,钱花不出去,他说老出国花钱去,买奢侈品,国外的便宜、免税,很多旅游、养老、医疗的措施国内也没有,能不能搞这一批东西让他们把钱花出来。这当然也很重要,比如说老年人有一个健康的消费,多花点钱,穷人也多有一点服务的机会,当然这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提高中低收入层的收入。怎么提高他们的收入,这是很难的问题。
我们最近也在想,别说三年,十年行不行?一年提一个百分点,把消费力提上去。我们差不多现在35%的消费力也是十多年来逐渐降下来的,我们以前也是40%几,我们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是40%几,经过十多年现在降到35%了,能不能用十年的时间提上去?可是措施在哪儿呢?我们这几年有一个非常大的措施,起了很好的效果,大家都赞成的,就是前几年我们对农民的免税政策,千年皇粮国税一刀砍了,给农民种粮各种各样的补贴,种子、机械、化肥各种各样的补贴,种粮直补到农民头上。03年开始实行这项政策,08年基本都到位。按08年的情况,08年给农民总的好处是多少呢?2000亿。2000亿是什么概念?假如农民把这2000亿都消费了,穷人、中低收入阶层提高了2000亿,2000亿占几个点,如果20万亿的GDP我们就占1%,现在是33万亿GDP,我们就0.6个点。说我们今年想把居民消费力提高一个点的话,就这样的措施差不多得两个。在正常的增长情况下,这样的措施差不多两个我们能提一个点,十年一共提十个点。我们有吗?我们这样的一个措施,我记得90年代就开始议论农民增收的问题,议论十年,然后五年的实验,五年的试验是安徽试验的,后来下决心一刀砍了,又用五年推广,二十年成就一个政策,这个政策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希望,使我们的农村变得比以前稳定,但是这样的政策前前后后准备用了20年的时间,这样量级的政策有多少?08年刺激经济政策,听到的是两个,后来只剩下一个,一个就是去年1月份建设部提出三年的时间用9000亿,每年3000亿搞保障性住房,后来不喊了,每年3000亿可不少,1000块钱一米就是3个亿,1500块钱一米就是两个亿,两个亿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够大了,就是没有资金来源,现在不喊了,建设部到去年四季度喊的是要保证700平方米廉租房的建设,当然去查,各地政府所谓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廉租房的体系完成率最差,完成23%。这个计划后来就没生命了,找不着资金来源。每年3000亿按说够2000亿的分量了,但是这个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