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请稍等~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5日14:29 来源:新浪财经
简介:
他,下乡务过农,当过红卫兵,做过工人,也留过洋。作为经济学者,多年际遇,始终未改言语尖锐,观点鲜明。城镇化频繁见诸报端,学界热议,如何推进,他又有何种见解?对于随着而来的土地制度改革,许小年又应认为如何破局?本期财经面对面独家对话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家许小年。
主持人权静:无论是媒体的口径还是官方的声音,城镇化都是一个非常热门的字眼,似乎它可以成为未来10年甚至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许小年:把它当作救命稻草,其实它不是。
主持人权静:我在您的微博上看到说要防止城镇化大跃进,您用了大跃进这样的字眼,那你的担忧和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什么?
许小年: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经济政策,你可以把城镇化当成一个经济政策来拉动内需、来刺激投资,完全理解错误。城镇化是经济逐渐发展的一个自然结果。你想像一下,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城镇化率大概是到不到20%啊,大概也就是20%左右,去年官方数字城镇化已经突破50%了,30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的增加,你回忆一下政府出台过什么政策吗?没有,有规划吗?没有,有配套政策吗?没有,有学者讨论吗?甚至都没有。为什么城镇化从20就上到50了呢?
实际上城镇化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更多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政府不可能用城镇化当灵丹妙药来解决经济中的问题。
主持人权静:在您看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在这样一个自然的趋势当中如果政府想做点什么的话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吗?
许小年:对于中国城镇化的提高两件事是至关重要的,第一件,农村改革,第二种,民营经济的发展,两件事提高了中国的城镇化。城镇化作为农村改革的一个结果,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出现的。
农村改革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农村改革的意义就在于把农民从僵硬的计划体制下给解放出来了,解放出来了以后,劳动力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可以开始自由流动,所以城镇化的前提是什么?城镇化的前提是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还在计划体制下城镇化是提高不了的,因为农民被这个计划体制死死的拴在土地上,死死的拴在他的家乡,他动不了,不允许他到城里去,他在城里没法谋生。一个农村改革,农民开始自由选择行业了、选择工作了。
主持人权静:农民就不会被拴在土地上了。
许小年:不会被拴在土地上了,而且因为劳动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也提高了。
我们刚开始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计划体制下这些资源都被固定在这个地方、那个地方,不能发挥他最大的效用,把他打破了以后这些资源开始自由流动,自己去配对,资源的流动,寻找更高效率的地方,城镇化就这么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