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不能死守货币流通量与经济增长率匹配观点

按住此条可拖动

财经 - 热门视频

正在加载...请稍等~

视频信息

0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3日22:06 来源:新浪财经

所属专辑:2016年新浪金麒麟论坛

简介:

  我要讲的题目是“怎样持续的推进结构性改革”:

  第一个问题,从供给和需求的互动关系,我们知道在经济学里面从来都是供给和需求并重,为什么把这两个并重呢?因为没有需求就没有供给,没有供给也就没有需求,两者之间是互动的关系。

  主要的问题现在在什么地方呢?需求方面一般容易做好,而供给方面比较难。因为从供给方面来说,你要使得各方面都能够协调得好,必须把方向先搞清楚,如果方向搞不清楚,往往没有别样的。

  供给方面最要紧的问题是什么?跟需求不一样,需求是个短期的调节,它主要是为防止需求过热、需求不足这样一些问题,供给则不是这样,供给最要紧的任务,是要形成一个自主经营的、独立经营的产业主体,就是企业。

  如果企业不能够做到这样,整个经济就不能完成它的结构调整。所以,一般就把供给方面的改革当作中期的任务。

  为什么它是中期的任务呢?因为不是短期能完成的,要让企业能够自主经营、独立经营,不仅需要一个环境,而且需要企业自身产权清晰,能够自主经营,无论对什么样的企业,这些都是有用的,它是一个中期的任务。

  我们可以讲,如果不把二者连在一起考虑,简单的去刺激需求,可以做好,简单的刺激供给,也可以做好,但是这样对经济没有太大的益处,问题会不断的发生,所以结构调整作为一个中期的任务应该得到重视。

  政府要懂得及时退出

  第二个问题,供给侧方面结构的调整主要含义是什么?刚才已经讲过,我们谈到结构性方面一个主要的含义是在这几方面,培育独立的自主经营企业,就有市场的主体,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主体的话,实际上供给侧的改革很难推进。即使推进,又反复,即使推进,也可能中途变化,变成什么样子?根据各种情况来定。但这点是很重要的,我们当前应该看得到这个问题,就是供给侧的改革的含义首先在培育适应于市场的主体。

  关于政府调节的作用在什么地方呢?政府的调节作用应该是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方面,政府有规划作用、有引领作用,还可能有微调,这些都是在供给侧改革中需要的。

  但政府的第二个作用,在市场还没有发育的时候,在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经营者还没有成长的时候,政府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有代替市场主体的作用。

  这在许多国家都是有的,许多国家都可以说,俄罗斯在彼得大帝的时期,由政府来充当企业主体,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企业力量不足,政府来代替,其他的西欧国家也有过,但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政府及时的退出。

  政府不能老呆在这个位置上,因为你呆的时候是企业还没有成长起来的时候,企业没有成长起来政府可以代替市场的主体起作用,但这个只是短期的,否则对经济是有害的,历史已经证明了。

  就业问题可以在发展中逐渐解决

  第三个问题,供给侧方面的结构性改革究竟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

  第一个目标,刚才讲过了,就是让企业有独立经营的地位,然后慢慢培育起来,但另外还有,就是一定会涉及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是供给侧改革不得不解决的问题,遇到的问题。

  我们现在可以举个例子,供给化开始以后,劳动力从哪里来?劳动力在西欧国家,农民、旧农民,因为农民在农田里头感到了自己的收入太低,他要寻找出路,就进城。大量农民的进城在西欧这是事实,农民进城是为了找工作,跟中国的情况不一样,因为中国从50年代以后,我们的户口就变成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是户口制度是二元的,城市是城市户口,农民是农村户口。

  西欧没有这种情况,农民进城的时候老婆、孩子都带进来了,老婆、孩子都带进来以后,男的可以从事建筑工、修路工、采矿工等等重体力劳动,女的找不到工作,孩子在这个家庭中没有钱不能上学。

  这个问题渐渐引起了社会的注意,一定要让女的也工作,有收入才能搬出临时搭建的棚户区,女的到哪儿找工作?这个在西欧工业化过程中发生的大问题。

  怎么解决呢?有赖于缝纫机的发明和推广,这在经济史书里是有记载的,家庭妇女没法工作,缝纫机发明了,于是服装厂就开始了从手工的变成缝纫机大量的使用,只招女工,很少的男工只是缝纫机的修理者。缝纫机多了,缝纫机就便宜了,缝纫机便宜那些工人的家庭也可以借点钱、筹点钱买台缝纫机,妇女因为有孩子,不能都到工厂去做工,家里还有很多家务事,这样她们可以在自己家里承包各种缝纫业务,这就解决了就业。

  所以第一个阶段,在西欧解决了家庭妇女问题,这样农民在城里变成了生活比较过得去,渐渐地就搬出了棚户区,其他的农民就顶上了,但其他的农民是来自何处,不是西欧国家本身的农民,而是来自北非、亚洲、东欧的农民。

  后来又遇到了问题,就业人口还在不断增加,遇到了什么问题?用电,电开始推广了,电开始推广的过程中怎么办?不好办,他们说我们竞争不过那些使用电的工厂,你怎么可能跟他相比,但是没有想到电很快就普及、推广了,只要你通上了电,一插机器也转了,农民这个时候进城以后利用了电就办起了小作坊。

  最明显的就是汽车修理行业,有汽车、有摩托车、要修理,修理要开小作坊,小作坊用上电了劳动率就提高了,渐渐的人就富裕起来了,就形成了蓝领中产阶级。

  我在德国考察的时候就发现,蓝领中产阶级在斯图加特——就是生产奔驰汽车的地方,整条街都是修理汽车的。他们到这里来,不管现在是哪年的、什么型号的奔驰汽车,只要你说出它的年代、生产的型号就可以在自己作坊里头仿制成当时的元件给你配上去。这是技工时代,技工时代有电。所以两次经验告诉我们,就业问题可以在发展过程中解决的。

  现在又遇到了第三次就业的浪潮,第三次就业浪潮在什么关键时候,第三次就业浪潮主要是在这些新的互联网的出现,它带动了很多就业。就以中国现在来说,“11·11”很普通的一点,为什么能够有这么大量的销售,我们先不谈,增加了多少就业。

  比如说快递员,快递员这种新的职业怎么产生的?他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全国的快递员有多少自备工具、自己参加某一个组织或者帮助你取得信息,哪儿有货,收货、送货,所以说对就业问题我们发展看来,虽然跟科学技术进步有关,比如缝纫机的发明、比如电的推广、比如网络销售的实现。还有一点,之所以这样,就是经济中需要一种新的机遇,就会产生新的就业。情况就是这样,我们对这些情况应该清楚认识。

  政府应解决好诈骗问题

  在供给侧改革实现过程中还有一个担心,物价上涨怎么办?物价会上涨,这一定是来自需求过旺或者供给不足,就要由市场自己来解决。市场感到困难的不是通常的物价上涨,也不是刚才讲的就业问题,而是诈骗的增加。

  电信诈骗、购物诈骗,还有各种各样的诈骗,都是随着技术发展,这样技术发展以后就一定会产生有人盈利、有人受骗、有人甚至因此倾家荡产。

  这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一点,法治的进展是缓慢的,这么大量的诈骗到处在发生,为什么不好管呢?因为法律还不健全,制定一部法律、法规不是很严密的,经验要成熟,所以它始终是个较量问题,这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使所有的诈骗者能够伏法,使所有的欺诈行为能够受到打击,人们都有这种希望,这就看政府怎样使法治问题不断能够得到缓解。所以说,结构问题之所以重要关键还涉及到法制往往是滞后的,我们必须更加注意这样的事情。

  观念的转变并不容易

  第四个问题,供给侧改革的改革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供给侧改革因为跟结构调整有关系,所以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该看到,不要着急,应该把目标中的几个目标完成。

[1] [2] [下一页]

评论列表,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