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曾向夫人承诺:攒钱买辆三轮车

按住此条可拖动

财经 - 热门视频

正在加载...请稍等~

视频信息

0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2日09:19 来源:新浪财经

简介:

 

  2014年新浪财经推出年终特别策划《生逢大时代》——《行路中国》,讲述中国人三十年来出行方式的变化和故事,见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进中的历史。

  以下为第一期《通往繁荣之路》节目实录:

  【节目导视】

  吴晓波:

  我父亲把他的用过的一辆28寸的大自行车给我,可是我那时候还蛮小的。

  记忆中第一个独立的远行就是骑着自行车,跑出了五六公里,到了农村。

  李连杰:

  三室一厅加全套电器化,完了以后加一辆摩托车,几乎对中国任何一个人都是完了、全齐了。

  吴晓波:

  你会发觉说县里面最好的车是桑塔纳,90年代的时候桑塔纳。

  李连杰:

  1984年在北京有私家车了,开着车满北京跑多牛啊。

  吴晓波:

  他第一个动作就是跑出去,要给那个雨棚,把那个汽车给它盖好,让那个雨不要淋到车,淋到您身上就可以了。

  柳传志:

  曾经说过等到我们老了,我拉着你在北京旅游。买三轮都是要攒钱呐!真的是买不起啊。没想过还能够有改革开放,有今天这样的生活。

  【正片】

  吴晓波:

  我自己开始有第一辆,出行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我记得是十六七岁的时候,也就大概30年前吧。1983年、1984年的时候,我父亲把他的一辆,用过的一辆28寸的大自行车给我。那时候我还蛮小的,就骑到那个大自行车上面去,就开始有辆自行车。

  那时候我家在杭州,我记得原来都走路嘛?有了自行车以后,就有一个礼拜天,我就骑着自行车,开始骑到郊外去了。我第一次骑自行车到郊外那个时候,去采桑葚,那时候刚刚是桑葚成熟的时候,我记得还有远行。

  我记忆中第一个独立的远行就是骑着自行车跑出了五六公里,到了农村。

  解说:

  一台父亲的自行车,让少年时代的吴晓波开启了人生中第一次属于自己的远行;而那时候的吴晓波也许还没有意识到:他身处的这个国家,同样在经历一次轰轰烈烈地远行。

  吴晓波:

  我曾经和我的几个同学到南中国去流浪,我们大概跑了有五个多月的时间,跑了11个省,那是我第一次离开我的家乡。

  离开城市到西部、到南部、到乡村去。我记得那个时候的中国,火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然后任何一个城市比较繁华,都是有火车、有火车站、这个最重要的节点。然后出来以后呢?看到最多的是马车、驴车、牛车、自行车。因为那时候水泥路都很罕见、柏油马路已经是很厉害的一条马路,大量都是土路和沙石路。

  然后汽车是一个特别罕见的一个东西。

  解说:

  22岁那年,吴晓波从复旦大学新闻专业毕业,至今吴晓波仍清晰记得当年骑着自行车去新华社碰运气的经历,也正是那次经历让他走上了之后13年的商业记者之路。

  在那个充满机遇和可能年代里,对于那些有着共同记忆的人们来说,奔波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成为那时的潮流。

  李连杰:

  1985年,三室一厅加全套电器化,那个时候10万块钱能够买一个三居室。家里的冰箱彩电什么我记得特清楚,全齐。完了以后加一辆摩托车,几乎那个时候对中国的任何一个人,都是就是完了,全齐了。

  北京市大家还在开摩托车的时候,就买一个自行车搁个发动机,在街上嘟嘟嘟。那个年代自己开个车还是挺好玩的。

  我1984年在北京我就有了私家车了,在北京开着车满北京跑多牛啊。那个年代就自己开着车在北京,但是也有很多好笑的故事。我开着汽车在北京一圈蹬出去,基本上就每一个红绿灯的警察都把我拦下。“下来、下来了!”“哎、拍什么呢?”聊聊天,签个名。签完名了,走吧。

  那时候都一个岗楼一个岗楼的,你记不记得警察,都是一个岗楼开车走,我前脚油门一出去反光镜一看那警察,已经打电话给下一个岗楼了。那个李连杰的车过去了。那个什么牌子什么。

  我那是红色的,因为红色在北京还是蛮显眼的,那红色的车就是李连杰的赶快。我到那红绿灯又给扣住了,又得下来。又得跟他们聊聊蛮好玩的人生经历,在80年代。

  吴晓波:

  轿车对我印象比较深的是1990年的时候,那时候我已经在通讯社当记者了。然后我记得那个时候我第一次坐轿车,然后后来我到温州、到一些地方去做调研的时候。你会发觉说一个县里面最好的车是桑塔纳,90年代的时候桑塔纳。然后一个县政府大概是两辆到三辆桑塔纳,就是你看到桑塔纳基本上是觉得县长,或者是县委书记到了,副县长都还没有桑塔纳那时候。

  所以那时候我记得到浙江、到全国差不多、到一个县里面去做调研的时候、最高的规格就是县里面能够把它的两辆桑塔纳给你下去采访。

  然后如果是一个副县长或者镇长陪你的话,那基本上是坐那个很破的那个吉普车,还有的就是坐三轮车。这90年代初,那时候北京我记得二环,还看得到马车和驴车。

  在90年代末的时候,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有一辆私家车,我认为就是代表它是致富了,开始有钱了。然后那时候一辆车对大家我觉得特别的重要,就像那时候我一个朋友,开始有了一辆桑塔纳我记得是桑塔纳车子。

  然后我们在房间里聊天,聊着下雨了,他第一个动作就是跑出去,要给那个雨棚,把那个汽车给它盖好。然后我们开玩笑就恨不得趴在那个车上,让那个雨不要淋到车,淋到您身上就可以了。那时候那个车很金贵,现在很难想象下雨了,你会再去挂一个车篷。

  我自己的第一辆车,我们家第一辆车,也是在1998年、1999年开始有了车子的。

  解说:

  2007年吴晓波完成了对后来中国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激荡三十年》,人们从他的文字中重温了中国企业发展的草莽年代和改革浪潮的汹涌澎湃。

  三十年过去了,作为中国企业家翘楚的柳传志在回忆早年经历时则有着这样一番感慨。

  柳传志:

  我今天跟我老婆出去的时候,有时候经常看见街上有人蹬三轮的时候,俩人就会互相看一眼,会会心笑笑。你知道为什么?因为曾经说过:说等到我们老了,咱们攒钱买辆三轮,我拉着你咱们在北京旅游。买三轮都是要攒钱呐,那真的是买不起啊。

  后来看见那个蹬三轮什么,没想过还能有改革开放有今天这样生活,真是做梦梦里都梦不着。

  解说:

  如今,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近1.4亿。车轮上的生活印证了这个国家过去三十年的飞速发展,行路中国之中的感动也被每一个平凡的个体所记载。

  张玮:

  刚买这个的时候,对这个车不了解。我记得在永定门桥车没油了,交警看着我说怎么了?我说车没油了。

  北京的警察我觉得特别幽默、特别尕、就警察你知道说什么吗?呦、借的车吧?是不是该还车了不舍得给加油啊?

  第一次拥有我这个车,一帮朋友一块出玩玩,后排坐四个人但是太挤了。太挤了以后呢?有一个同学就是他就坐在这个后备箱里面,这个车一下车头翘起来了。

  解说:

  遥看过往、如今已无限感慨,从中关村蹬三轮的创业者到如今拥有数辆的资深老车迷,张玮始终舍不得卖掉结伴十一年的老桑塔纳。

  天命之年遭逢旧故离世,亦有驱车触摸记忆的珍藏,这辆桑塔纳所能触及的抑或是友情,更可说记录了张玮在成长过程中的体味与感悟。

  张玮:

  这辆车刚买回来的时候,我第一次我们几个同学,我们去坝上草原去玩,其中有一个同学现在已经不在人事了,这辆车我一看到车的时候我同样也会想起我的同学。所以这个车承载了非常多的记忆。

  解说:

  每逢有闲的时候,张玮总会开车出门兜风,而这辆桑塔纳早已不适合长途远行了。行驶在曾经来来往往的道路上,回忆不禁凶猛袭来。

  张玮:

  有一次有一朋友他给我送回家去,从路上看到几个人推着一个厢式的面包车。他已经开过这个车了,然后急刹车、再往后倒车。

  我当时特别不理解:“我说你倒车干什么呀?”他说这个车坏了我帮忙拖一把,这面包车这三个人当时很惊讶,不知道我们要干嘛。我朋友说我帮你们拖到这个主路外面去,前面就有个修理厂。

  我们很快拖到目的地以后,其中有个人就说了:“你们帮我们拖?你们不要报酬吗?你们为什么要帮我们拖呢?”

  我那朋友当时说了一句话,说我不要任何报酬,我只是说你以后,你碰到类似情况你也帮别人一下。

 

 

评论列表,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