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反腐让地方官员害怕改革了

按住此条可拖动

财经 - 热门视频

正在加载...请稍等~

视频信息

0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7日00:03 来源:新浪财经

简介:

    新浪财经《改革问道》对话李稻葵:中国怎么改革?

  新浪财经:刚才您谈了很多改革内容,有人称新一轮的改革不同于之前的改革,在您看来新一届政府的改革,比如现在的反腐败,是不是可以作为一个改革突破口?

  李稻葵:新一轮的改革实际上是方方面面的,涉及到与政治体制有关的,比如说反腐,比如说反腐机制的建立,也涉及到司法体制的改革。这一轮改革还涉及到金融体制改革、财政税收的改革,也涉及到国有企业的改革,还有民营经济的准入,这么多的方方面面极其复杂的新一轮改革,如果把它梳理一下无非就是两大类,一类是自上而下的可以从中央推动的改革,还有一类是自下而上的,从基层首创的,由基层发起的试点探索的改革。

  目前,自上而下的改革推进的力度较大,其中包括金融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已经有了基本的时间表,资本市场的可兑换也有了时间表,司法体制改革也可能是下半年的一个重点。自上而下的改革现在进展相对较快,力度也比较大。而自下而上的改革,包括土地使用权、集体用地的入市等改革,相对滞后一点。

  为什么滞后?从这一轮改革基本的顺序和逻辑上看,这一轮改革首先有一个从上而下的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是从顶层开始发起的。由于顶层的改革动作较快,包括反腐的改革力度非常大,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基层的改革有一定冲击。反腐对大量的政府官员形成强大的冲击,或者从正面说是一种威慑力。很多的地方官员丧失了改革的创新性,变成了求稳怕出事。因此,作为一种后果,这种自下而上需要地方探索的改革现在相对滞后。

  新浪财经:您能不能给这些怕出事的官员提出一些好的建议,或者给自下而上的改革提些建议?

  李稻葵:这个建议还是从上开始。一个基本的格局,很多地方的政府,还有国有企业的一些领导相对而言受到了震慑,过去确实有很多不符合法律的,不符合党纪的一些做法正在反思。在反思纠错的过程中,纠错和改革很难同时进行,从理论上讲多重任务是可以同步进行的,但现实生活中往往纠错的重要性会领先于创新。

  需要做的是逐步制度化,一些自上而下的改革需要制度化、长期化,需要透明,需要转换,从惩罚转换成预防。反腐最根本的机制事实上是什么?实际上是建立一个让腐败不发生的一套制度,而不是说腐败发生了去揪去抓去打老虎。打老虎有震慑力,让未来的腐败分子不敢出现腐败行为,但是根本上还要立法。同时在制度上要设计一套办法,让权利能够受到约束,能够受到监督,让很多决策从个人的拍脑袋,从个人的好恶转换为集体投票,集体的讨论,转换为公开,转换为透明。

  如果这个转换能完成,从惩治转换成预防,从强力的震慑转化成制度化的、长期性的制度性建设,我相信现在所出现的一些地方政府的反思纠错会转变成常规化的行为准则。如果一旦形成常规性行为准则的话,正常的在改革方面的创新将会恢复。

 

评论列表,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