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油价十年改革三大调 国际接轨是主导

按住此条可拖动

财经 - 热门视频

正在加载...请稍等~

视频信息

0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6日21:32 来源: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

频道: 新浪财经 / 滚动新闻

标签: 油价 接轨 改革

简介:

 

  作为世界上最受关注的消费品,成品油的价格几乎和每个人都相关。事实上从1998年我国成品油改革走入市场化以来,油价的每一次变动都备受大家关注,中国油价到底高不高?油价到底该如何与国际市场接轨?市场戏称的”两桶油“,也就是中石油和中石化是否推高了油价,他们究竟是赔了还是赚了?

  截至到2012年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2.4亿辆,成品油消费市场越来越扩大,到底该如何进行价格机制的调整?现行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有哪些缺陷。我们也梳理一下最近十几年成品油价格改革走过的道路和一些可操作办法。

  1998年到2003年是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初期是和新加坡接轨,后来又增加了纽约和鹿特丹,三个地方的成品油价格每个月一调,然后以三个地区价格的加权平均来决定国内的零售价格,这个定价机制的优点是国内油价按照市场化进行调整,但缺点是调整规律化容易引起投机行为。

  从2003年到2008年是成品油价格改革的第二阶段,成品油价格由国家发改委宏观调控。

  这个机制的优点是缓解了国际油价巨幅波动的影响,但是缺点一个是到导致国内外油价长期倒挂,另外一个是非市场化价格导致油价调整严重滞后于市场。

  从2009年开始,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现行的方案,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这个方案的核心是价格改革、公路收费改革和成品油消费税改革三位一体,但依然引发包括炼油企业合理利润如何界定,会不会引发投机等诸多疑问。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表示:“比如说调价的时间比较长,周期频率比较小,所以经常出现一些比较大的时间差的问题,所以说这次对现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进行完善,也是非常必要的。”

  而在几次成品油价格管理机制调整的背后,也伴随着我国石油消费量和对外依存度数据的惊人变化,据统计,本世纪以来,我国石油消费量从2000年的2.2亿吨,增加到2012年的4.7亿吨,消费增长了1倍以上,同时,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由2000年的30%左右上升到了2012年的50%左右,保障国内石油供应的压力是越来越大,这就客观上要求不能实行低税负或者低价格的政策,必须尽快接轨国际市场的变化。

  董秀成说:“按照这个价格管理办法,就是说国内的成品油价格,跟国际原油价格还是延续过去的做法,也就是挂钩的,那么国际原油市场这种变化必然会很快反映到国内,也就说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变化频率,比过去要大得多,你比如说十天一调,这样的话呢就能够及时地反映市场的变化。”

 

评论列表,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