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沈联涛认为化解影子银行风险需完善法制

按住此条可拖动

财经 - 热门视频

正在加载...请稍等~

视频信息

0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3日17:05 来源:新浪财经

所属专辑: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

简介:

  新浪财经讯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于2013年3月23-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在“影子银行的功与过”分会场上,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总裁沈联涛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以下是部分发言实录。

  沈联涛:

  谢谢!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参加这么重要的论坛,今天的题目都是很有权威的专家在评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劳伦斯·芬克先生刚才说的是国际观念,对中国的启示是什么。我的好朋友巴曙松博士,其实他已经给了非常权威、全面的报告,我只是帮他补充一下我个人对在中国的影子银行,对政策的启示究竟是什么?

  首先我很同意影子银行这个词它的内涵在国外跟国内是不同的,这是第一点。再说清楚,国际上影子银行,共同基金,这些投行,银行表外的资产。在中国影子银行这个词实际上也有点类似,中国银行表外负债或者资产究竟是什么,这是第一点。总数基本是17万亿人民币,是不是这么大呢?还有一点争论。第二块就是民营企业透过不同的委托基金做的资产。

  但是真正的问题,关键在哪里?国外的影子银行跟国内的影子银行它的根源是一样的,就是产权清不清,产权清不清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最后你把钱放在银行里面,银行代表你拿去委托还是放在表外,出了问题是个人的?银行的还是政府的?这次国际危机很明显,最后处理银行危机国家买单,所以有15.4万亿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负债转到国债,变成了欧洲的国债危机,发达国家出现国债过余的情况。

  中国也有这个问题,它是一个新兴国家,发展的快,它的利率跟全球一样偏低,老百姓就希望投资,回报率要高,但是回报率一高,如果透过银行体制做这个事,问题是如果有亏损谁买单,这就是银行业跟资本市场法律产权分配的问题。大家知道你放钱在银行里面应该是有保障的,但是回报率是低的,你放钱在资本市场里面,回报率应该是高的,但是风险也是高的。影子银行恰恰就在这个中间,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如果完全是政府买单,如果是银行买单,这不是问题,如果你要高回报率,买者自负,卖者有责,问题就是谁买单,所以这个问题关键实际上就是法律产权保护的问题。国际上有国际上的做法,我就不多说了。

  但是在中国,我认为影子银行又是有风险,但也是大机遇。先说风险是什么?风险就是产权不清晰,影子银行有三个方面的投资,它的出现是因为有实体经济真正的需求,第一房地产是需要融资的,不管有没有意见,房地产是需要融资的。第二,平台公司,当地政府需要发展基础设施,也需要融资。第三,民营企业也需要融资。这完全是实际的情况,有需求,供应是透过银行,就是怎么处理它的问题。

  所以我自己认为中国下一步的改革是不是走向市场,是不是走向民营企业,是不是走向长期投资,是不是走向资本市场,好象劳伦斯·芬克说的,大方向是完全对的,缺乏的是什么?清晰的产权保护,产权法制的问题,这就是机遇了,我认为这几年改革需求的是什么?就是中国有一个很好的,用国际水平列清产权责任和负债在谁的手里,是在投资者手里吗?在银行手里吗?在存款手里吗?在政府手里吗?还是最后在借贷人的手里?把这个法制,我认为如果法院需要一段时间去建立起来,中国用仲裁委员会来裁判负债是谁的,风险是谁的?是非常关键的改革,如果把这个做好,中国就把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列清了,因为这个不列清,金融市场很难发展。

  我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提问:

  谢谢主持人,我叫王梅,我是国民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我有一个问题问沈先生,首先感谢您的精彩演讲,我也很认同现在产权问题在中国是个大问题,但是中国的现实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银行和实业企业大家都是亲戚关系,还不是家人的关系,这是我们的现实。从现在的现实走到我们应该去向哪儿,还有何时的问题,需要经过什么样的过程,需要多长时间,现在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为了应对中央政府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

  沈联涛:

  问题问得很好,我要把原因讲清楚,影子银行是银行还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风险大,回报率大,银行回报率低,但是风险低,问题现在就是这两个被混淆的问题。所以你买理财产品,回报率高,风险谁承担?买者自负还是卖者有责,不是银行说了话算,还是投资者说了话算,这是法律判的问题,每个产品都有不同的风险,不同的利和弊。现在问题就是中国发展资本市场大的隐患,如果法律不清晰,没有独立的裁判,这个市场很难做得起来。如果让监管者做这个事,监管者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还是保护银行的利益,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争论。实际上你要走法制的精神,一定要有中立的仲裁机制,把它建立起来。

  我也完全理解中国在走法制的过程还是很漫长的,因为很多事情都是地方政府要处理的,地方政府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作为仲裁委员会,是一个很实际的机制创新,把法制的方法建立起来,逐步逐步把这些产权列清。因为最关键的问题,最后是如果你是买影子银行的产品,它的潜在风险究竟有多大。现在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如果东明说得是对的话,只有GDP25%的话,中国整个债务如果全部都出了问题的话,中国现在国债只占GDP22%。通过宏观的角度,影子银行的风险可控。但是真正问题就在于现在欧债危机,如果影子银行产品出了问题,银行出了问题,谁买单?投资者买单、存款者买单,央行买单还是政府买单,还是当地政府买单,如果中国要建立起法制的情况,一定要把法律跟条例列清,有一个独立的仲裁办机制处理这个事。

  提问:

  先问巴先生和沈先生一个问题,欢迎三位进行评论。西方在最近三到六个月里面有一个关于中国“鬼城”的报道,概念就是在中国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旁边,影子银行发挥重要的作用,似乎支持融资了很多基础设施的项目,有商业房地产,也有居民的房地产,但是他们可能已经建成了,但是没有人入驻,也没有商家入驻,或者建到一半就结束了。请问您是不是觉得这是影子银行在中国相对比较负面的结果呢?中国政府和中国的银行体系,金融体系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巴曙松:

  通常大家所说的“鬼城”主要是以鄂尔多斯为典型的代表,一个要看总体房地产行业空置率,整个融资的来源,占的比重,对整个金融体系是不是能带来系统性的威胁,这是一个判断。第二,我很赞同沈先生刚才讲的,法律关系,资金来源,如果这是非常清晰的,带有私募性质的,对一部分高端客户发行了理财产品,他自己独立的判断,承担风险,还不足以对公众的,银行体系形成资产质量的威胁。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些私募的融资渠道,这一部分高端客户本身就应该承担投资带来的收益,也要承担投资带来的风险。正好鄂尔多斯绝大部分资金来自于当地,因为资源带来暴富的这一部分富人他的收益,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和个人性的,很难说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和代表。

  沈联涛:

  你说“鬼城”,“鬼城”到底是哪里来的?是来自好莱坞,西方也有很多“鬼城”,但是关键点是如果你看一看中国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是美国的1/10,日本的1/20,这是第一点。第二点,现在还是增长中的经济,7-9%,可能在放缓,但是很多的增长都是在走向内陆和二三线城市。第三点,现在中国增长最快的就是城市化地区,所以肯定会有很多的投资来持续推动这一增长。大家都记得20年前有很多的外商投资,比如说浦东就是一个坏账,但现在呢?不是这样了。可能这些“鬼城”会出问题,像我之前说的,真正重要的是评估的质量,是项目评估的质量,估值,以及项目的透明度,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投资者,还有就是法律的清晰度,就是让这些坏的项目能够被清理出市场。如果中国要发展非常健全的资本市场,你就不能这样做,必须要有法律法规,而且还必须要有执法机构,所以真正建“鬼城”的,你刚才说的那些“鬼城”不是真正的“鬼城”,谁去骗那些放贷的,谁去欺骗那些投资者的,他们应该进监狱,现在中国市场急需的就是这样的机制。

 

评论列表,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