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国企和民企是好朋友 已经相融了

按住此条可拖动

财经 - 热门视频

正在加载...请稍等~

视频信息

0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9日19:43 来源:新浪财经

所属专辑:2012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简介:

  新浪财经讯 “2012(第十一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2012年12月7日-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表示,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来讲不是一只狼,它是民营企业的好朋友,我们可以相融,事实上我们已经相融了。以下为宋志平在“主题演讲及闭幕致辞”发言实录:

  罗振宇:响应一下邱部长的号召,掌声送给今天所有为我们会场服务的摄影师和端茶小妹,礼仪小姐,包括大量《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的员工,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下面有请的是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先生。

  宋志平:非常高兴在这个讲台上又与大家见面,这一次我们的主题是“重塑商业安全边界”,那么,我就感觉到安全这个字眼就格外的扎眼。因为我们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做企业一路向前向前,向上向上向上。今天我们回到了一个底线,马斯洛里面的那个底线安全。我们从那么高的一个高端突然降到了一个底线的边界,所以我就觉得这个问题提出的让我感觉到当时看完一愣,但是我又觉得它也非常的重要。其实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安全这个问题始终存在,而且它一直在伴随着我们,只不过是说,现在这个时刻,我们感觉到它更重要。这个时刻是一个什么时刻呢?一个是国际的形势变幻,今天中午跟几个朋友聊,我说我有一个困惑,其实中国人很友好,很和善,可是我们到全世界上去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了,我们遇到了区域的纷争,像利比亚的问题,我们3万多人能撤回来就不错了。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法律上的问题,美国的一个州的法院可以超越管辖权来打我们国内的官司,我们也遇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进行双反,使我们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所有这些都是因为环境发生了变化,我的朋友跟我说,宋总你知道为什么吗?我说为什么?他说其实是因为你动了他们的奶酪,是一个利益上的问题,我想想有道理。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过去的一年很不容易度过,大家都觉得很艰难。但是,我觉得这仅仅是开始。所以,过去的一年里面,我们企业是在练兵,在一个新的经济环境下,在一个新的游戏规则下,我们来进行练兵。所以,我感觉到这些都是今天我们企业所面临的大的问题。那么,我就在想,过去我们高速增长,现在中速增长,虽然说到2020年我们有一个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一个经济倍增计划,但是毕竟速度降了下来。我们的企业是习惯了高速增长的时代,降下来我们其实非常的不适应,我们还希望推动政府加大投资,回到高增长的时代。但是,我认为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也没有必要回到那个时代了,我们企业也没有必要再推动政府加大投资,走过去的那种许多加面面多加水的重复的过度投资。

  那怎么办呢?我觉得就要求我们的企业,我们应该适应这样的一个形势变化,我们要学会适得其位,学会适可而止。过去在整个的快速发展中,到处都是机会,我们的财富很多人是靠机会加胆量形成的。但是,今天这个大的机遇应该说已经没有了,社会透明度、公平度也越来越高,法律也越来越健全,媒体的监督也越来越充分,员工的待遇也越来越高,成本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又没有那样大的机遇了。今天对我们做企业来讲,我们为什么想到安全,因为不是说赚多少钱,而是今天我们能不能过得去。所以必须改变我们的经营方式,我们必须谨慎的投资,我们必须精细化的经营和管理,我觉得这些是我们处理安全的一个思想的底线。

  刚才宁高宁在演讲过程中讲到都过剩,过剩并不可怕,我也觉得过剩不可怕,我想再讲讲过剩以后我们该怎么做?我对过剩提出来的就是四个字“整合优化”。因为经历了30年,我们建立了足够多的工厂,我们摆上了足够多的机器,我们的生产终于过剩了,这个过剩不只是中国市场,我们在全球市场都过剩了。像我在的水泥,全球35亿吨,今年我们的市场是22亿吨,大家想想22亿吨和35亿吨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关系?所以,它真的过剩了。但是,在过剩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就是要整合,全世界解决这个的方法就是要联合重组,就是要兼并收购,没有任何其他的方法。所以,我们搞实业经济,我们搞实体经济,我们还得立足于这个系统,把这个系统行业做好,我们必须重塑我们的系统。所以,中国建材在过去这些年,我们推动了水泥行业的联合充足。我去了国耀,也推动了医药行业的联合重组。今年这样的一个场面,钢铁是全行业亏损,但是水泥还赚了一些钱,中国建材今年利润也会超过100亿,中国医药(19.76,0.20,1.02%)集团增长30%,利润增长20%,其实就是在同样这样一个情况下,如果我们把系统能够健康,我们也能在里面得到发展。

  所以,有时候大家讲,说市场我管不了,我只能管自己,我这句话不准确,大企业就得管市场,政府这只无形的手退出之后,大企业就是市场中无形的手。大企业之间的竞合,一个稳定的竞争,其实是这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器。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各行各业,尤其是制造业,都要历经一番整合,同时去优化,优化就是转型,技术转型和企业管理的提升进行优化,我觉得也没有其他的道理。

  在这个整合的过程中用什么力量呢?我提出叫国民共进,昨天何振红女士讲到现在的国进民退,大家也觉得是一个安全上的问题,刚才宁高宁也讲到,我们不要纠结这件事情。我倒是说,从另一方面来看,其实今天的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来讲不是一只狼,它是民营企业的好朋友,我们可以相融,事实上我们已经相融了,中国建材也好,中国医药也好,这两个企业在充分竞争领域里面,我们现在从股本结构来讲,国家只占40%,社会投资人和股民占60%,再看看下面的企业,我们几乎每一个企业里面都有民营资本的投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这个结合我觉得和一些传统的市场的经济学家他们所想象的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向纵深发展,实践永远先于理论,理论要被实践所检验。所以,我常常讲,如果一个事情长期发生,最后和长期相违背,一定是理论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尊重这些国企和民企他们的实践的活动。我记得我也是站在这个讲台上讲,我重组400多家水泥公司,没有一家公司去后悔的,也就是说,国民共进是非常好的方式,我们一起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其实过去几年,假定不是中国建材,在水泥行业进行大规模的重组,我敢说今天很多中小企业的水泥厂都倒闭了,倒闭意味着什么?投资者的损失,债券人的损失,银行一堆烂帐还有,就是我们国家的一大损失。我们非常尊重民营企业家,这是可以互相包容的,多生共赢的。

  最后一点,随着整合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出现了,去年有70多家进入世界500强,我想很快有100家进入500向,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我们企业的稳定,大企业的安全,就今天提出来的问题。中小企业的安全危害小,但是一个大企业哄然倒下,这个影响就会巨大。所以,当我们出现这么多500强,我们为它高兴的时候,我们同时必须要想到它的安全。作为中国建材来讲是一个500强,中国医药集团,我相信它今年也成了500强,这两个500强,我都是它的董事长。其实我每天都在想它的安全,怎么保证它的安全呢?我觉得也没有更多的方法,就是严格的管控,建立一套科学的管控机制,没有人有三头六臂,只有靠制度体制来解决。中国建材搞了一套“格子化”理论,打上格子,每一个企业装入这里面。企业出现问题,第一行权乱,第二投资乱,我觉得一定要把管控做好。

  最后几句话,刚才茶歇的时候《中国企业家》杂志社采访我,提了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看待企业家?企业家在这个社会里是弱势的一个群体吗?企业家还是英雄,企业家应该站在什么样的高度,在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里面,企业家应该站在什么样的一个高度,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美国人讲美国的事业是企业,其实中国的事业也是企业,企业是所有经济的基础的核心。企业家在企业里面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家是英雄。所以,我就觉得我们整个社会,不管我们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还是我们经济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管是我们企业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还是我们企业走卖场的时候,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包括今天在座的媒体都应该给他们以包容和宽容,既鼓励他们去创新,做英雄,也要包容他们的失败,甚至挫折。同时,我觉得企业家也应该站得更高一些,我记得印度的IT之父写了一本书叫《与世界同步》,我读完以后大吃一惊,我们的企业家在这个讲台上大多讲建材、医药怎么发展,2020年怎么样,我看了外国的企业家,我觉得他们站的很高,站在民主国家的历史使命上来看。所以,对于我们中国的企业家,我们已经不是早期的企业家,我们已经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企业家了,我们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们应该有更高的境界,同时我们也应该受得了委屈。我的时间已经到了,我想到的就这些,谢谢大家!

 

评论列表,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