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安:把质量看的比生命重要

按住此条可拖动

财经 - 热门视频

正在加载...请稍等~

视频信息

0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5日14:48 来源:新浪财经

频道:

简介:

  主持人乔旎:您刚才谈到,因为消费者得到的实惠,很多微小企业看到了其中的价值,所以越来越多企业开始介入到阿胶中,我们知道这就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知道在2010年6月6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曾经报道过,有个别企业用牛皮、马皮,下脚料等劣质的材料熬胶,您怎么看这种现象?在福牌阿胶怎么杜绝这个现象?

  杨福安:你刚才谈到,首先对于其他经营者也好,其他做养生的人也好加入阿胶这个行列我是欢迎的,我认为以后做阿胶的人越多,做阿胶的企业越多,做阿胶的经销商越多,这个产业以后会做的更大,包括我们行业内的人员都会跟着受益。因此,凡是加入这个行业的,我们都表示欢迎,并且以后我们会力所能及的提供一些资源服务,提供一些技术服务,每年我们都接待来自于全国的阿胶厂家参观学习。

  主持人乔旎:不怕抢市场吗?

  杨福安:不会,市场是越做越大,现在世界不到1%的人吃阿胶,如果都来开发市场,都来传播这种养生理念,以后可能市场在扩展的同时,真正受益的还是我们。因为他们把市场扩展起来以后,他们市场份额提升的同时,可能以后很多人还是希望选择老品牌,大品牌,质量好的,我们仍然跟受益,因此不存在以后的竞争,或者抢市场份额。我们说市场是需要各种人共同开发的,所以市场问题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主持人乔旎:质量问题呢?

  杨福安:进入的越多了,市场规范问题,质量问题,三方都有责任,政府有责任,政府的监管要跟上。我们这些大生产厂家,如何是一种榜样,如何完善标准,如何提升阿胶的质量和控制手段,这是我们需要做的。第三点,当然这些小厂更要有责任,他们进来不是光看到经济利益,更要看重责任,加入这样一个责任队伍里,我们认为这三方都有责任。特别是以后作为阿胶,在过去比较艰难,阿胶快,这些年虽然发展,阿胶现代化的品种,包括用阿胶生产的一些食品不断增加,在国家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漏洞。比如大到阿胶可以药食同源,生产一些没有文号的产品,特别是用阿胶生产的食品,因为他标准不规范,在里面加的阿胶比较少,或者加一些劣质的阿胶等等。

  主持人乔旎:其实加劣质阿胶不可怕,可怕的是废脚料,熬出来有化学物质、致癌物质的。

  杨福安:现在真正影响阿胶质量的有两种,一种是刚刚你看到的加废脚料,可能有一些有害物质。还有一种情况用明胶,明胶直接对到阿胶食品里做阿胶食品。食用明胶虽然没有疗效,没有害,但是担心他们用工业明胶。因此,以后很多生产厂家抓住这样一个漏洞,药品的配方比较严格,它必须是阿胶。一些生产食品的,可能写上这个食品里既也阿胶也有明胶,但是到底用多少阿胶多少明胶,谁都没法给他检测,他也没有这方面的质量表征。因此,以后用商量的阿胶,大量的明胶,我认为如果保险起见,消费者要辨别说明书上带明胶的产品尽量不要选,这是从政府职能的加强,我们大企业责任的加强,小企业的责任也需要加强。

  在质量方面,作为我们这样一个企业,我们会把质量看的比生命都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福牌阿胶我们是真正的传承者、奠基者,我们是开拓者。福牌阿胶本身是祖传的,我们就在这个地方,之所以在这个地方能成为发源地,能成为传承者,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质量,如果没有质量任何东西都无从谈起。

  因此,我们这样一个企业产品质量问题不是靠制度,也不是靠管理,当然制度、管理很重要,但是以后我们的文化意识,质量的文化知识是非常强的。我们这种质量,这种文化意识已经植根于我们“厚德载福”的祖训里。

  我们企业有质量连带责任之制,上一道工序和下一道供需工序互相之间是连带关系。当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我们的产品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操作者都是可以在记录上追踪的。从原料开始,我们原料从采购到使用有12道检测关,每一个关每一个人都要签字。

  到了市场上的产品,消费者在任何地方买到我们一盒福牌阿胶,这一盒福牌阿胶是谁买的驴皮,谁加工的驴皮,谁化的驴皮,谁熬制的阿胶,谁凉的阿胶,我们都能追踪到,因此我们有一套严格的流程。

  质量方面,一方面我们在过去的时候是靠经验控制,我们的老工人,老的技术人员他们是凭经验控制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们不断的寻求一些现代化质量控制手段。因此好多人问我,阿胶是过去的好还是现在的好?我非常肯定的给他回答,现在的阿胶要比解放以前的,甚至比刚解放三四十年以前的质量更好,因为那时候只是经验控制,没有一些理化指标检测。我们现在有大量的理化指标,有数据可以控制,因此质量更好。

  在阿胶发展过程中,应该说以后是一个阿胶历史的发展过程,我们认为也是一个福牌阿胶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我们起草第一个国家标准,因为基本上阿胶国家标准,我们属于起草和制定者。我们起草了以后,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作为企业内控标准使用。随后,国家修改标准的时候我们上报到国家,让国家采纳。

  因此,我们企业有一种说法,我们不但要生产符合法定标准的阿胶,我们更要生产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阿胶。我们一条标准是遵循国家标准,另外一条标准是企业内控标准,我们内控标准一定是符合发展标准,我们有两条标准。

  到成熟的时候,国家修改标准的时候,可能我们的标准就要上升为国家标准,我们始终是一个质量的先行者。对于质量问题,作为阿胶不同于其他的产品,我们也遵循了一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不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他们吃这个东西,消费者各有各的要求,可能以后100个人,四五十个人有四五十个要求,他们的要求是对的,有的是不对的。

  主持人乔旎:所以更加要引导他们。

  杨福安:当他要求对的时候,我们满足他们的要求,当他们不对的时候我们不能迎合你,我们来引导你。比如阿胶的口感问题,我们专业术语叫好的阿胶一定要有胶香味,但是这个胶香味每一个消费者会有不同的体会。到底什么是胶香?特别是长期吃阿胶的人有一种感觉,第一次吃阿胶会感到这种味道不适应,第二次吃阿胶就适应了,第三次、第四次他能够列入胶香味了,刚开始的人会感到阿胶是不是有胶糊味,稍微有一点腥味。

  主持人乔旎:就是吃习惯了就习惯了。

  杨福安:但是阿胶绝对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香味,如果是我们理解的那种香味,可能加了胶味剂。

  主持人乔旎:什么东西都是这样吗?

  杨福安:作为好的阿胶,绝对不能有腥臭味,有腥臭味绝对是质量不好的。在这个问题上只有我们能掌握,消费者是不能掌握的,因此在质量控制上,我们一定实事求是,建立了一种不改变它的成份,不改变它的配方,不改变它的工艺,这样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现在有的为了把阿胶变成香的,有的加胶味剂。有的为了把阿胶变成黑的,加黑色素,因此天然剂我们从来是不使用的。

  主持人乔旎:听完了杨总的介绍,相信很多网友也对阿胶这个传统的中药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这里我们也希望杨总作为阿胶的传承人,能够把阿胶带出中国,走向世界。感谢杨总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评论列表,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