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杨澜呼吁慈善制度进一步完善

按住此条可拖动

财经 - 热门视频

正在加载...请稍等~

视频信息

0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30日19:31 来源:新浪财经

简介:

  新浪财经讯 9月30日下午消息  颇受关注的“巴比”晚宴落下帷幕,活动主办方之一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晚宴主持人杨澜与新浪财经对话,她表示,与会嘉宾的共识是慈善应多元化,呼吁慈善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而此次活动更像是多种意见的一种交汇。

  呼吁:慈善制度应进一步完善 

  杨澜表示,我国民间资本的积累仅有改革开放这三十年的时间,目前很多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他们如果在高效运作,能够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其实我们应该让一部分资本留在这样的企业当中,使它能够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在美国,企业家和慈善家们的捐献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美国有非常庞大的、专业的、高效的NGO,即非政府组织和公益组织。杨澜指出,当把钱捐献给这些机构和组织的时候,他们可以很好地分配到需要帮助的人手里。

  相比之下,我国的慈善机构、公益机构、特别是非政府机构都是非常弱小的,有的时候甚至想捐出去几百万元,都找不到一家有足够能力的公益机构来把它有效地花掉。

  所以,“我们如把钱拿出来捐给一个并不透明、非常弱小、效率很低,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腐败的机构的话,那么社会效益还可能还不如做企业给社会的贡献大。”

  我国的慈善法也迟迟没有出台,会上就有些嘉宾提出了法制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所以“我们想呼唤慈善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慈善不是任何一个团体的专利,是人本性当中很自然的、天生的一个部分,杨澜认为,我国的慈善制度和慈善环境应该能够有效地把大家这种善心发扬出来。

  碰撞:不必等到退休才开始捐

  杨澜表示,主持这次晚宴最大的一个感受便是时间太短了,大家意犹未尽。

  在1小时20分钟的座谈会上,与会嘉宾表达了不同的做慈善的理念。比如有的嘉宾表示要重视带动自己的员工来做慈善,同时也培养一种企业文化;有些嘉宾认为,要培养更专业的团队,让慈善变得更有效率;也有的嘉宾指出,慈善不是社会的某一个阶层或者某一个群体的专利,应该共同来建设。

  而值得关注的是,现场巴菲特先生的一种理念与参会嘉宾产生了碰撞。

  杨澜介绍,有企业家提问,做基金会是不是也要抱着做百年老店的想法?对此,巴菲特表示了否定。

  杨澜称,巴菲特的一种慈善理念是“我的钱就要在我活着的时候基本上花完,都要捐完”,因为他无法预测未来社会的需求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后代的社会问题让后代去关心。

  “他的这种慈善的理念、做法,包括它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给我们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们带来了很多思想激荡”,杨澜表示,巴菲特的理念让很多人感到,不必等到退休才开始捐,“我想这样一种思考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

  方式:应该多元化

  在谈论适合中国的慈善模式时,杨澜回忆称,晚宴上与会嘉宾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慈善应该是多元化的,非常个人化的,与个人的理想,与家人的支持,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都有密切的关系。从企业的社会责任讲也好,从企业家本身对社会的回馈角度讲也好,不要局限于某一种形式。

  她指出,比如做志愿者的工作也是非常好的,并不一定用现金的方式做慈善。

  成就:多方意见的一种交汇

  对于之前一直流传的慈善晚宴标准问题,杨澜解释,晚宴邀请了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老总和民政系统的高级官员,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听到大家做慈善遇到的一些困难,以及嘉宾在制度建设方面提出的一些好建议,“这样的一次活动更像是多方的一种意见的交汇,而不仅仅是好像要身家超过多少亿的人才能来。”

  而对于嘉宾有无现场表态的话题,杨澜表示,其实在现场的大多数企业家都已经在做慈善捐助,而且有不少人有自己的基金会,在他们设立基金会的时候都已经捐出了一半甚至更多的财产,并不存在当场要表态的要求。(超彦 发自北京)

评论列表,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