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长征在哈达铺》:长征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2014年04月21日 11:29  新浪新闻中心  收藏本文     

  4月21日至24日,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陇南市委市政府、宕昌县委县政府、武汉嘉泰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摄制的四集革命历史纪录电影《北上——长征在哈达铺》将在央视科教频道每晚22点的《探索·发现》栏目进行首轮播出。

  该片以生动的历史细节,再现了红军长征经过甘肃宕昌哈达铺的经历。其时,身处迷途的长征队伍在这个西北小镇获得了亟需的休憩与补给,更为重要的是,红军在此最终确立了“往陕北去”的长征目的地,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今年正值长征八十周年纪念,本片的播出将成为对长征——这一中国革命史诗的致敬。

  本片的价值,在以下三个“第一”中有所体现:

  其一,史实的第一次完整展现。哈达铺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历史转折点。正是通过这里,中共中央明确了长征的最终方向;也正是通过这里,中国革命史上硕果仅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最终成为濒临绝境的长征的落脚点和新的出发点。但是以往很多描述长征的影视剧作品往往忽略了这一重要史实,哈达铺对于长征,对于红军,乃至对于中国革命的作用,都被大大低估了。本片即是对这段被遗忘的历史重新梳理,第一次把这段史实清晰完整的展现在全国观众的面前。

  其二、新鲜史料的第一次面世,并引发了史学界对哈达铺的重新定位。本片邀请了中国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军史专家陈伙成参与创作,由极为熟悉长征史的他执笔撰写了本片的学术底本。在他的帮助下,我们挖掘到了很多新鲜史料,譬如:以往人们很少注意到,红军来到哈达铺并不是偶然,在他们到达之前很久,蒋介石以及红军方面都注意到了这个“北上”的必经之路。我们的创作,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纪录片拍摄,同时对于长征后半段的史实进行了完整的梳理,并推动了史学界对于哈达铺的重新定位。在以往的长征史中,哈达铺被定位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但因为我们新发现的史料,哈达铺的定位已经在史学界被进一步提高到“红军长征北上终极决策地”。

  其三,宕(音炭)昌读音的第一次正名。自魏晋南北朝羌人建立“宕昌国”后,就使用“宕”字,读音为(tàn),意为百姓安居乐业,引为政权稳固之意。当地人也一直沿用这个读音。但是,在以往的汉字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中,宕字仅有一个音即(dàng)。为规范汉字读音起见,本片最终的播出平台中央电视台对于汉字的读音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只能采用工具辞书的确定读音,即宕(dàng)昌,消息传到宕昌,遭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反对。最终,在宕昌本地及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民政部委托中国地名学会于今年2月17日在北京召开了“甘肃省县名‘宕昌’审音论证会”,最终,将“宕”字的“tàn”音在常用字典词典等汉字工具书中注音予以认可,将“宕”字定为多音字,读“dàng”时与原来注释相同,读“tàn”时注释为“宕昌(tànchāng),甘肃省县名”。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商伟凡说,“这是四十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首次对县级行政机构名称进行审音定名”。

  八十年岁月弹指一挥,雪山、草地、大渡河、泸定桥……,这些当年红军万里长征中一一克服的天险与堡垒早已在一次又一次的书写与讲述中,成为这段艰辛跋涉的历史见证。于是,在大无畏的革命乐观精神与气势恢宏的革命史诗的另一面,长征的历史也成为一曲弥漫着血泪硝烟与生死情谊的历史悲歌。不同于以往忆苦思甜的回顾式书写,《北上——长征在哈达铺》在创作手法上,将以哈达铺——这座久已被遗忘的长征途经的小镇为叙述主体,以新时代的细微视角重新挖掘和讲述一段鲜为人知但却代表历史拐点的长征往事。

  1934年9月,随着第五次反围剿战役的失利,红军不得已开始了战略转移。这次看似普通的转移,最终成为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一年之后,1935年9月20日,饱经磨难的红军终于突破腊子口天险到达位于甘肃陇南宕昌的哈达铺。这是红军在历经雪山草地等险恶自然条件后,来到的第一个富足平和、物资充裕的大城镇。

  在这里,哈达铺的人民以尽其所能的热情款待了这群看起来衣衫褴褛、疲惫不堪,却举止有礼、目光炯炯的长征战士。哈达铺的五天休整与补给,对于一向忍饥挨饿的红军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盛宴。就在红军战士享受着丰足的食物与休憩时,毛泽东等红军的领导者依然在为长征的前途目标忧心忡忡。“历史的走向是必然的,然而决定历史的瞬间往往是偶然的。”就在哈达铺,毛泽东无意中得知了距离哈达铺七百里的陕北一带有革命根据地的消息。党中央迅速表决做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决定。这是中央红军自离开江西苏区,开始长征以来第一次提出明确具体的最终目的地。高唱着《到陕北去》的歌谣,焕然一新的六千名战士带着革命火种,走出了迷茫的困境,自此奔向抗日的前线与胜利的前方……

  情趣盎然的军民之乐虽然只有短短数日,却长久回荡在哈达铺军民的记忆中。冲去迷雾的方向决策更深刻的奠定了中国红军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前景。很多年后,很多人在日后回忆里都将长征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留给了哈达铺……

  这段历史,可以说是我们今天的“群众路线”的楷模,具有现实意义。

  为实现微观视角下对长征这段宏观历史的真实记录,北京伯璟的创作团队不仅以流畅跌宕的叙事结构和电影化的视觉语言,重现历史情景与事件细节,更以前后四集的长篇篇幅对此历史拐点的前因后果展开一次全新的审视与梳理,以此寻找中国革命胜利的启示。本片在实现对历史忠实再现的同时,也具备了生动鲜活的感染力,再加上理念与形式的创新及精良的制作,使其在国家广电总局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的初次审查中就极为罕见的得到了众多专家的一致肯定。

  纪录片《北上,红军长征在哈达铺》通过对这段渐已远去的峥嵘岁月的温情回顾,展现哈达铺对红军长征乃至中国革命胜利所起到的“加油站”和“红军长征北上终极决策地”的重要作用。同时,被记录与唤醒的还有那段激励着所有青春岁月的革命理想与信念……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