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视频:刘刚《男人苦》MV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 10:33 网络秀鲨钉鱼

看完视频我要留言

  男人有苦,却总要被当成是一种幸福

  文/布姆镇鼠

  现在有好多事儿你都弄不明白,比如这女权主义。自从萨特的老婆波伏娃写了那本举世闻名并且代代相传的《第二性》之后,从前想反抗男性专权,但苦于没有理论支持的妇女同胞或“亲妇女派”便抖擞了精神、舒活了筋骨,让这个社会地位曾经属于弱势群体的性别不仅玩了个180度的转身,还有了自己的联盟,简称“妇联”。

  后来隔了很长时间,到了2001年,有一个叫让·杜歇的法国人又写了一本关于女权主义的书,和波伏娃那本书的名字就差一个字,叫《第一性》。虽然这本书写的不怎么样,理论方面的内容全是抄的波伏娃,但就书名而言,确实能看出这么多年令女性同胞骄傲的斗争结果。和这书名相辅相成的还有书中的诸多事例,她们不再像《第二性》那样,一个个看上去都像是喜剧中的悲剧主角,而是展现着一种近乎于“反扒”之后的双重喜悦(没被偷,还抓住了小偷)。

  其实女权主义的初衷就是觉得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想通过一种理论和相应的实践奋斗出一条平等之路。现在看来这事儿已经平等了,那女权主义这东西就理应没有再深入的必要了,但事实告诉我们,如今“半边天”理想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平等,还要把男性变成这个社会的“第二性”,这就像

高速公路设立收费站是为了把建设时的钱收回来,但多数高速公路把钱收回来之后并没有取消收费站一样。

  因此相对的男人们就不得不连连叫苦,就像身为安徽卫视主持人的刘刚在《男人苦》中唱的那样,“做个男人实在好辛苦/外表坚强内心很脆弱……娶了媳妇可实在难对付/挣的钱还不够她买衣服/整天说你不如别人的丈夫”。

  一首网络歌曲成功与否,主要就依靠三点。一个是朗朗上口的旋律,这旋律不一定一遍就能被人接受,但听第二遍的时候,肯定能把这首歌哼唱下来;二是打入别人内心深处的歌词,这歌词也许是社会中的热点,也许是许多人想了很久但却未曾说出的心里话;最后便是编曲上技巧,因为网络歌曲是唱给老百姓的,不能否认,他们对音乐的接受能力十分有限,你必须让编曲中的配器符合这首歌的属性,不能有变奏的出现,否则会影响到歌曲短时间内流行的可能。

  在这首《男人苦》中,刘刚把这三点做的近乎完美。旋律上朗朗上口不用说。歌词从男人的出生开始描写,经历了成长和成人的阶段,把这其中艰辛一一道出,让所有男人都能感觉到其中的亲切,并回忆起自己的曾经以及这些经历过的苦。编曲中用木吉他演奏出了一种铿锵,就好像是在演奏男人成长中的跌跌撞撞,而后为了不让歌曲显得那么单一,还加入了失真效果的电吉他和四分之四拍的鼓,使得歌曲在继续那种铿锵的同时,有了层次的分明。更值得一提的是歌曲前面秦腔的加入,这种构想虽然不算新鲜,却给歌曲增添了另一番感觉,使得歌曲成为了一首难能可贵的优秀作品。

  整首歌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最后一段歌词,“明知艰难可路还得自己走/要到何时才能把自己看透/是否要到临死的那个时候/才能明白男人有苦才有乐”把整首歌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虽然歌曲是在描写男人的苦,但似乎所有的苦遇到了男人的坚强,仍然应该被看作是一种乐趣或者幸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