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宽频 > DV风暴 > 正文
伊森-史匹兰德论DV与电影(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10:35 新浪DV

  有的年轻的电影导演投向DV,是出于无奈——因为负担不起胶片的费用。他要是一味地想以DV追求电影的效果的话,只会费力不讨好。为什么不尝试发掘DV的潜力,让自己的电影看上去是胶片无法替代的?迈克·菲吉斯是我欣赏的一位英国导演,名字说起来有点陌生,但是说起他导演的《逃离拉斯维加斯》恐怕没人不知道,他于2000年拍摄的《时间密码》就是一部DV电影。在影片中,他对影片叙事与形式做了大胆探索,全片基本上没有剪辑,四个同一时间发生的故事画面自始至终分割整个银幕,故事之间彼此联系,互为补充,彻底取代了蒙太奇在以往叙事中所起的作用。另外一部表现俄国贵族生活的长片《俄罗斯方舟》是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一次雄心勃勃的试验,在艺术上和商业上都取得了成功。整部影片是用一个长镜头拍摄完成的,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影片长度和拍摄时间等长,从圣彼得堡的华丽宫殿一直拍到雾气缭绕的冰天雪地。要是你还不太习惯这样的电影,看的时候会感觉比较累,感觉不眨眼睛似的,尤其到了后来,不禁隐隐担心,演员要是出错,是否会让前面一个多小时的拍摄前功尽弃?以往我们看的电影,镜头最长也就十分钟,正是一卷胶片的长度。但是现在,DV在有才华的人手中,正在创造一种新的电影美学。

  如果我们注意到电影的历史,每次电影美学上的革新都与经济的波动有关。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出现(启用非专业演员,质感粗糙的黑白画面)就是当年作为战败国拍电影预算受到限制的结果。法国新浪潮时期,出现了现场收录声音,使用实景拍摄,跳跃式剪辑,也是由于特定的经济原因。1966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勒鲁什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只花了40万美金,让好莱坞同行大跌眼镜。电影大师都是能把不利条件转化为新的美学的高手,而DV某种程度上也是成本控制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人们也许会想,DV会不会引导电影黄金时代的复兴?在我看来,答案是否定的。DV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可以用越来越少的资金拍摄越发精美的电影,但是技术不会代替天赋,虽然DV确实把电影的门槛降低了,为许多得不到制片人赏识的年轻人打开了电影之门。也许它会导致五花八门的影像出现,我们将不断在银幕上看到新奇的电影语言。规则每天都在被改写,向着简约转变,你甚至不需要明星助阵,或者精良的幕后团队,

苹果电脑的IMovie软件允许人们可以自行剪辑,电影的拍摄不再像练军那样严谨。拍电影变成像写小说或者绘画那样的个人艺术不是不可能,电影被重新定义,我们必须理性地面对这个冒险的新世界,既不怀旧,也不盲从新科技。(作者:伊森-史匹兰德)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进入宽频论坛】【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爆笑网络DV《喜唰唰》2006-01-18 10:21:53
像电影一样飞翔《飞翔,像电影一样飞翔》2006-01-18 10:14:33
DV电影十诫2006-02-05 10:29:13
亲子宝贝DV作品《童年》2006-02-05 09:52:44
爆笑网络DV剧《超级动物》2006-02-05 09:43:40
鹅卵石扮恐龙蛋 成都大学生自拍科幻DV2006-02-03 18:35:05
女性与DV摄像机2006-02-03 18:24:10
原创DV故事《葵花伤》2006-02-03 18:18:15
新浪DV风暴《中华DV导演大拜年》2006-01-28 10:36:53

欢迎联系我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E-mail:bn@staff.sina.com.cn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