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樾说,“我不是艺术家。我就是个纪录片工作者,纪录片又是我的饭碗。我就捧着饭碗,过我的幸福生活。”
蒋樾希望拍的片子到上千人的电影院放。“《幸福生活》在中山大学放,一千多人的礼堂,大学生看了以后说,生活很难啊。我说我是已经被生活宣判了的人,你们是等待宣判的人。”
过了年,蒋樾想去做个“土改”的片子。“介于专题片和纪录片之间吧。我觉得有责任关注历史,应该交代得清楚一点,不致于让大家糊涂,比如康建宁做的《听樊先生讲过去的事情》,这个是必须去做的事情。”
2005年1月9日,放完蒋樾的《幸福生活》,“时间的重量——转型中国之纪录片展”上海协展就将结束。
做年轻人容易吗!
19岁的段雪渊在歌厅门口招徕顾客,塞夫开始骑着车到处推销方便面,祖儿在夜总会上班……三个月之前,他们决不会想到会这样的现实。三个月之前,十四位来自各地的年轻人经过艰苦的训练,在牟森的带领下演出了先锋戏剧《彼岸》,北京的艺术界和文化圈为之震惊。排完《彼岸》,他们选择留在北京。尽管吃住很差,他们等待着排戏、拍戏,甚至成为明星;其他的,他们没有多想。2004年12月12日在同济大学南校区的一个阶梯教室放映了蒋樾的这部《彼岸》,它被安排为“时间的重量”上海协展的首部放映作品。
纪录片导演蒋樾
星期日新闻晨报(以下简称星期日):“彼岸”到底是什么?片子里你也问了几个孩子,景彦说,“彼岸”是一场梦,美梦和噩梦。崔亚普和段雪渊的回答都很抗拒。
蒋樾(以下简称蒋):她/他们当然很失望。其实牟森排戏时就跟他们说,你们不要做梦,不要做明星。没想到又做到梦里去了。当时的气氛有一种魔力一样的东西,所有人都能感觉到;牟森说,我们是一个戏剧公社,一起吃住。乌托邦的色彩很重。这三个孩子失落感最大,因为他们抱的希望最大,特别努力,别的孩子在排戏的时候还玩一玩,乐一乐,他们很沉默,所以之前我就拍他们了。后来再去采访他们,景彦因为岁数比较大,比较客气。崔亚普和段雪渊特别叫劲。后来崔亚普和我一起喝酒,他说对不起蒋哥,我之前都在胡说八道。我说没关系,很真实挺好的。
其实这个接触现实的过程人人都有,“北漂”、离乡打工的人。大学毕业没工作,就会茫然,然后没钱没吃,年轻人必须要经过这个。不过现在比那时候机会更多,那时候工人农民的孩子没有现在这样多的机会,高中毕业如果没有学校上,就在家乡干活,或者找父母顶替。孩子们基本的生存能力、动手能力都很差,在学校没学到什么,一出学校当然觉得很残酷。学校是天堂,谁都可以混,不需要多考虑事情。
星期日:很奇怪,老师也不讲外面的事情。
蒋:他也在学校里混得很好。
星期日:你怎么看年轻人长大成人的过程?你觉得残酷吗?
蒋:俄罗斯有个纪录片叫《做年轻人容易吗》。其实最不容易的就是小年轻人。很多年轻人刚到社会,没有目标,容易出错,容易伤心、痛苦,不像成熟的成年人。成年人也出错,但是各方面压力大,麻木了,岁数大点的人觉得生活该这样;但年轻人觉得不该这样,所以他们难受。他们的这个过程我们——包括牟森都经历过。当时我也是满怀理想,大学毕业不久,当时觉得生活很糟糕,能做的不想做,想做的做不了,也是想借片子抒发抒发,我觉得孩子们和我一摸一样,我很喜欢在排练室待着,大概也是一种逃避。反正气氛很放松、舒服。拍到“彼岸”这个戏排完,我也没钱了,突然觉得没意思了,我就想到底要做什么东西,就是纯粹旁观吗?之前我也没受过什么纪录片的教育,1992、1993年看了些片子,小川绅介的《三里冢》啊,其实他的片子很难看,但我感受到一点:纪录片,不光是完成一个片子,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星期日:什么生活态度?
蒋:就是得体现对人的尊重、对生活的尊重。中间我开始在广告公司上下班,又去拍了煤矿,开始接触社会。拍纪录片的优势是,你能停下来想一想,你会有惊喜。
星期日:惊喜是你想出来的?
蒋:不是想出来的,是遭遇到的。二个月后,孩子们变了,我也变了。没人关注他们了,我可以关注啊,他们心灵的变化,我就找到了方向。原来这个片子牟森是主人公,多么不容易做个戏。我的这个转变不能孤立地看,孩子们对我的触动很大,其实是一个共同的命运。
星期日:听说你完成《彼岸》时精力和钱都耗尽了。
蒋:对。主要是不固定,今天拍了以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制作什么时候能播。我的生活也不稳定,有上顿没下顿的。因为一开始我就很标榜,我是自己拿钱拍纪录片,挺献身的吧,所以我不能放弃,不管多难。那时候想法也挺简单,精神需要吧,纯粹唐吉柯德。那个时候磁带没地方放,我就放背包里,晚上没地方睡,完全在跟自己叫劲。
[1] [2] [下一页]